省耕图

明代祝允明

老农真我事,何敢笑樊须。植杖芸苗处,伸眉纳税馀。

锄头三寸泽,田舍五行书。饱饭高眠熟,朱门未必如。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伯顺以歙砚饷我因用前韵谢之并简亨老以助致师之请

宋代赵鼎臣

挟山超海吾岂能,章服裹之麋鹿惊。平生忍饥耕破砚,字画仅能通姓名。

自传同舍有和璧,未敢攫取先以声。耿侯闻之顾且笑,弃掷不啻鸿毛轻。

我穷正坐毛颖误,恋著翰墨天所刑。少不如人今老矣,笔阵欲合阴借兵。

何郎持重欲困我,坚壁不闻刁斗鸣。明朝一阵气已了,大将旗鼓居吾营。

时人为张氏兄弟语

魏晋佚名

张氏十龙。儒雅温恭。

题徐积馀重绘定林访碑图

清代郑孝胥

金陵承平多士夫,钟山若为人所归。此山政是老名宿,荆公放翁尝追随。

吾侪流寓亲山色,不啻老辈私相依。摩挲题名辄继刻,一瞑岂异生同时。

兴亡忽然来见逼,山灵脱命才几希。名流狼狈鸟兽散,海上存者真孑遗。

当时图咏谓可久,转眼灰烬空馀悲。君今再图重收拾,卷中人物殊参差。

后来观人益论世,未免变节留深讥。何年更往何事定,聊破寂寞镌岩隈。

卢氏秋夜赋寄王院判

明代解缙

羁怀不自释,终夜卧复起。长风吹河声,泻入茅屋里。

青天高高素月横,露华凄落罗衫轻。干将莫邪欲自见,中夜忽作双龙鸣。

志士遭逢苦不早,远道忧心急于捣。漫说咸阳与洛阳,昨日莺花今日老。

我有母,江之南,盈簪白发丝鬖鬖。柴门半掩绿树下,落日凝望情何堪。

我有弟,湖之北,云梦关山万里隔。三月归鸿又尽飞,相思一字无由得。

金兰交契王使君,一日不见心氤氲。适来离别忽三载,梦魂踏遍江东云。

平生只欲事高洁,骨肉交游总疏绝。慷慨临风一洒然,泪痕满袖都成血。

衣袖初乾夜向晨,古来忠义多艰辛。江乡有路且归去,秋风野水堪垂纶。

和敬夫斜川诗

宋代刘芮

病著不任事,淹卧心自休。
经时不出门,况复斜川游。
每觌节物换,恍惊时序流。
少年喜追逐,聚散水上鸥。
沈舟枯木伴,风帆春树丘。
我病正尔许,怀念老朋俦。
有酒不能饮,徒有献与酬。
故人酌佳日,亦复我念否。
佳章写怀抱,一读宽百忧。
吾君念远民,归计未易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