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荆溪上塘庵述怀余向曾游此匆匆十年矣

明代唐顺之

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

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

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

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

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

委形堪落魄,任性绝安排。得失浮生梦,闲忙造物差。

平湖疏野树,微雨寂山斋。欲证空王偈,犹嫌落几阶。

家园只百里,几月不知归。饭合山僧灶,眠分渔父矶。

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机。虽然断荤酒,不惹独醒讥。

山房夜雨歇,檐溜响空阶。叔夜惟贪睡,荣趎又孰偕。

废梳同祝发,厌肉类持斋。转觉人情隔,岩僧却可侪。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陈粹之宪副南还次都宪彭公韵

明代程敏政

山川摇落水痕收,庆礼初成出帝州。来畏风尖才拥褐,去防冰绪远维舟。

心悬舜日辞丹阙,目极吴云绕驿楼。南北王程应几日,新题须为故人留。

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 其一

明代王守仁

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

胜世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

寄二孙 峣

宋代陈造

忆昔初抱孙,双鬓飒已秋。眼看与我长,岁月如许遒。

我以薄宦西,汝为守舍留。梦辄来后前,岁律欻再周。

想今与乃父,长我更半头。天姿粹而温,整整静不浮。

六经如取携,八面自优游。落笔动万言,颇能如翁不。

如翁何足道,抗志须前修。良匠有妙斲,惰农无厚收。

彼哉碌碌者,不源而计流。吾言不虚往,过是夫何求。

赠王翰林思

明代祝允明

先公昔登庸,寔出元礼门。雄篇累贲遗,存亡被光燉。

吾儿缪通籍,重得联英骞。顽鄙当其中,俯仰惭祖孙。

夫子笃风义,眷然推好敦。昨旅同北都,今来共南濆。

英哲产自艰,分气勤化元。绳矩用必庄,天球质本温。

藏蓄在王府,望瞻不可扪。谁令寘海隅,混揉珠贝繁。

兰风涤瘴腥,桐韵澄蛮喧。迩来观海居,高寄城西原。

白雉不见来,蜃气日夕昏。将无辱贤者,乘桴慨遗言。

韩公日良觌,代隔道共存。时时出卮言,珍怪无玙璠。

颇闻多幽味,深澹如丘樊。蔚林断湫鞅,疏筱涵静源。

万境不能乱,始知吾性尊。凤文非可求,惠然下蓬轩。

虽钦俯芥收,终愧仰萝援。即欲往从之,川梁棘我辕。

尘谣无足投,望报来琼琨。空荒坐迟晚,劲策幸扶攑。

挽李县丞

宋代陈宓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
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
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
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