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二十七日立秋夜作

未知陈昂

是夜秋相见,律归夷则中。
草心蒙白露,衣领受凉风。
舞觉蜻蜓爽,声添蟋蟀工。
吾其先散发,作赋答天公。

潇湘夜雨 笑咏

清代曾廉

灼灼如花,明明如月,看来是艳还清。碧桃花下绿苔生。

初邂逅、横波侧注,惊蓦去、纤步微听。经过处、不分兰麝,庭院闻馨。

汉皇金屋,求仙采药,都为倾城。非蓉城绮丽,那著飞琼。

看不足、眉山远黛,偏无奈、霜鬓飘零。长昂首、騃牛痴女,河汉会双星。

题画 其二

清代汤贻汾

南北东西四面风,行人劳逸自然公。尚嫌流水无情甚,一例滔滔只赴东。

乙巳午日作 其一

明代区大相

嘉候维中数,披图验国祯。缕增王者寿,镜助圣人明。

众草随风靡,孤葵待日倾。欲除天下恶,臣愿赐枭羹。

傅贞甫邓伯乔陈子达戴子安携清丽人过夜饮

明代欧必元

莺花三月满孤城,客子联镳问竹荆。倾盖盍簪元有分,绕梁飞雪不胜情。

江滨佩解无先后,旗鼓名惭旧弟兄。纵使淳于非尽醉,也能一石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