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杂兴二首 其二

元代黄哲

秦淮桥下江水清,凤凰台前霜月明。莫愁艇子系何处,杨柳萧萧无限情。

黄哲

(?—1375)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唐代杜甫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秋夜闻雁 其二

清代弘历

闻声知雁不关声,玉露银蟾夜正清。拟向天边人字问,年来何事重多情。

利州漕宇八景 其四 柏轩

宋代冯山

昔时柏未栽,榜杏为轩名。柏今已可爱,题柏轩始清。

贤者安厥居,中怀渺无营。日来对柏坐,心适眼自明。

草经谢今说,寄意遗俗声。落落守岁寒,常恐为柏轻。

折杨柳歌辞

南北朝佚名

遥看孟津河,
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
不解汉儿歌。

戏马台

明代王一鸣

彭城南郭云山豁,病骨扶筇午上台。
燕去鸿回登眺眼,龙争虎斗古今才。
荒荒白日三春过,滚滚黄河万里来。
昭烈祠堂亦邻近,暖云烟树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