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一 自胥口入太湖

明代文徵明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崔十八新池

唐代白居易

爱君新小池,池色无人知。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 其五

清代吴妍因

指点南峰与北峰,双双映水影摇溶。山犹如此长相守,况我有情千载逢。

送吴秀才还武义

明代俞泰

一瓢来汲惠山泉,白石青松意洒然。秋色满溪帆影动,路人争指孝廉船。

为张士明题沈石田画

明代张宁

故人何处所,诗画转风流。一雁斜阳晚,孤篷野水秋。

偶随云共往,时与月同留。此外应无累,年高未白头。

题山水图

元代卢琦

渔舟风雨蓑衣冷,僧寺烟霏?影斜。行客莫嫌天色暝,隔江鸡犬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