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杂咏 其六

明代王绂

峡里江山总奇绝,推篷不厌去帆迟。重来恐忘经行处,一处经行一处诗。

王绂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苍梧云气

唐代项斯

何年化作愁,漠漠便难收。数点山能远,平铺水不流。
湿连湘竹暮,浓盖舜坟秋。亦有思归客,看来尽白头。

戏占 其一

清代毛澄

九月渝州暖,繁花照眼新。巴江清似酒,渴杀锦城人。

出郊

明代顾清

小队黄衫簇绛灯,春来几度出郊行。
桃花结子杨花尽,只有蘼芜满路生。

大洲宴集

元代郭钰

杀贼归来心甚欢,酒美不辞春夜阑。俯江楼迥月色白,缘边鼓歇烽烟寒。

玉骢谁送美人去,锦瑟更为将军弹。惭愧书生饮独少,自剪银烛题诗看。

司空相公挽歌 其三

宋代王禹称

去岁频宣召,观灯复赏花。健嫌灵寿杖,轻弃富人车。

列座先台席,温颜逼翠华。而今宅前路,雨破筑堤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