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方响

宋代苏轼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⑾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赏析

  上片,以衬托之笔,写乐女们敲击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方响演奏《凉州》曲的过程。“花满银塘水漫流”,点明演奏情景。“花满”喻乐声如花朵遍地开放:“水漫流”喻乐声如清泉漫流。方响击时需要着水于其中以调音,故有“花满”、“水漫”的效果,这是苏轼惯用的通感技法。由乐声、花满、水漫流,即是由听觉、视角、视角的挪移,给人以愉悦的美感。“犀槌玉板奏《凉州》”,点明方响是由“犀槌”和“玉板”演奏出《凉州》曲。“犀槌”与“玉板”,说明了乐器的贵重。《凉州》曲,说明了乐曲的广泛。 “顺风环佩过秦楼”,进一步渲染方响击打的效果。“顺风”说明了乐女的步伐很快,“环佩”说明了乐女的浓妆打扮,“过秦楼”说明乐曲随乐女来到了理想的歌楼。整个上片,着力渲染方响进入了大雅之堂,赢得了美好的效果。

  下片,以带有神话色彩的笔墨,写方响超常的艺术力量。“远汉碧云轻漠漠”,写方响声穿透了“远汉”、“碧云”的艺术效果,即感动天地。“今宵人在鹊桥头”,写方响音成为传媒,成全“鹊桥”聚会的恋人,即感动神明。“一声敲彻绛河秋”,写方响的音响彻“绛河”的秋天,即感动时节。

  全词,记述了从地下发掘出来而由乐女演奏的方响及其效果的全过程。运用衬托、用典与想象之笔,极力渲染了方响作为国宝的超常艺术力量。苏轼让其重见天日,重现灵光,重传原音,重显价值,表明了苏轼对中华文物的珍惜之情很深。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李阁使知冀州

宋代梅尧臣

騕褭黄金络,春风北渡河。
将军守汉法,壮士发燕歌。
绿水塘蒲短,晴天寒雁多,
家声复年少,矍铄笑廉颇。

追虎行为廖福友作

清代李大成

龙虎滩头四山高,黄茅满山风萧骚。同舟色变听谈虎,长年夸说而翁豪。

翁船昔年曾泊此,官差捉船船潜逃。飞鹅岭下最深处,涧深路僻才容舠。

是时更深山月黑,松林风起山气逼。有虎咆哮飞上船,作势扑人人僵踣。

翁忽奋起健拳掀,虎已衔人向崖奔。腾身跃登握虎尾,大声怒号如驱豚。

双手淋漓人血赤,虎口夺人人辟易。裹伤扶抱向船回,涧水潺潺虎潜迹。

此事闻来我亦疑,翁材不及中人姿。义愤一激肝胆烈,生死问翁翁不知。

毋乃气能慑猛兽,赴义鬼神亦助之。座中听罢神欲旺,石壁猎猎阴风吹。

柳絮

宋代陈与义

柳送腰支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
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芜湖舟中同范长白念公看月 其二

明代袁宏道

夜泉香锻石垆红,听尽寒松带雪风。算取人间几月子,江心瓯面复瓶中。

得第二子

明代杨士奇

素蟾未满一分圆,正照垂弧竹下门。因报添丁徵近梦,翻悲生我重慈恩。

箕裘倘解传弓冶,水木端期继本源。百世奉尝今日始,敢伸虔告荐蘋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