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拨不断·大鱼

元代王和卿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神话 想象 抱负
赏析

  这首曲子以夸张手法咏物,深受《列子》影响,想象奇特,充满了奇思壮采。“胜神鳌,夯风涛”写出了大鱼的磅礴气势。作者以巨鳌比,已见鱼之巨大,而作者更云“胜神鳌,夯风涛”,以一“胜”字,夸耀鱼的力量之神,还远在神鳌之上。“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则说明这鱼不仅身形庞大,还神猛无比。作者以大鱼背负蓬莱之轻松,与神鳌“夯风涛”之沉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大鱼无与伦比的神奇力量。开头三句,作者空中落笔,极力夸耀大鱼之神力而不描绘它的形体具体如何,以悬人心念。第四句方绘其形体:“万里夕阳锦背高。”这鱼是如此不同寻常,万里夕阳都照不全它的脊背,更不见其首尾,则其全身之大,简直令人不敢想象。作者笔墨纸夸张,实已登峰造极,无以复加。下句更异想天开,层楼再上:“翻身犹恨东洋小。”真是奇想妙语。东洋已大不可测,偌大的东洋都嫌小,鱼身之大,几欲支撑天地了。至此,大鱼已神形具备,如何作结,颇难下笔,而作者却出人意料,以“太公怎钓”作豹尾,顿使全曲神采倍增。据说姜太公能用直钩便可把鱼钓到,连姜太公都没有能力将它钓走。在古代,神物神兽皆以神人为主,此大鱼却一反常态,其意味正在此鱼是毫无拘束,一任自由的。这无疑是“神”“大”的最高境界。

  王和卿幽默诙谐,其散曲善用夸张手法。作者在此塑造这样一个力大无穷、形大无比、无拘无束的形象,不妨看作是元初一批文人放浪形骸、恣肆任诞和无拘无束的精神折光。此曲涵有作者含蓄和深刻的“自况”。明写大鱼,实际上另有深意:人应有不避艰险、气吞山海的阔大胸怀和非凡抱负,喻示着作者本人狂放傲世的性格。

  王和卿的曲子以想象丰富、语言新奇见长,此曲就极好地体现了这点。在艺术手法上,此曲想象奇特,笔调幽默,造语诙谐,传神之法尤为出色。即实处写形,亦化实为虚,采用超限比喻手法,说鱼“胜”于巨鳌,“恨”东洋为小,其大究竟如何,则有意模糊不述,鱼之大便没有界限。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作品欣赏中的可塑性和再造力。这是古代诗歌状情写物中颇具特色的手法。这首小令堪称优秀典范之一。

王和卿

王和卿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少年将

明代王洪

翩翩马上带双鞭,宝剑珠袍美少年。番直每从双阙下,射雕常在万人先。

传来鬼谷兵书秘,演得鱼丽陈势全。为问防秋老边将,白头曾未上凌烟。

登岱绝顶放歌

清代王以敏

乱山北走如游龙,岱宗屹立东溟东。胚胎元气孕万有,独踞震位鞭群雄。

我来二月雨新霁,喜见突兀凌苍穹。云声涛影接咫尺,呼吸似与神灵通。

天梯万仞不可以径度,朱阑一线悬长虹。峨峨南天门,双阙缥缈中。

秦观日观左右峙,俯视下界青冥濛。摄衣直走太清宫,两袖浩浩来天风。

齐烟飞青吴练白,混茫八极畴能穷。海水一变河一勺,何论凫绎兼龟蒙。

惜哉西山去我远,举首不见扶桑红。手折秦松下山去,半岭星月摇青空。

我闻蓬元仙药寿无极,青天跨鹤何匆匆。笑谢山灵约息壤,誓晞绿发寻崆峒。

寄和邢子屑孙肖之始春见寄

宋代王铚

东风初到乱山头,无数残梅雨未收。
何待伤春对晴景,暝云横尽古今愁。

猿峤

宋代傅翼

参差茅屋带村烟,驿路崎岖石岸边。风物尽成三谷景,溪山分断七闽天。

夜猿乘月悲霜树,秋石和云泻涧泉。谢守来游几千载,何人能为续佳篇。

游莫斯科纪念二战胜利广场

近代朱帆

希魔魔掌指东方,二战烟尘势更狂。条约几章迷史氏,兵车万辆入俄疆。

英雄卫国功勋在,壮士捐躯正义彰。四亿人民曾抗日,中华何处有斯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