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咏足

宋代苏轼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写物 抒情 愤懑
赏析

  上片描绘侍妓或歌妓的小脚步态。“审美理想渗透于审美感受之中,主宰着一定民族、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审美趣味、风尚和趋向。。”苏轼写作该词所带的审美倾向也不例外。“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特写侍妓或歌妓轻飘的步姿。莲上“承步”,“罗袜凌波”,如洛水女神飘在水面上。中国古代爱恋民歌就是承袭这种小脚美的审美观来吟咏“莲承步”,“罗袜凌波”的。“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特写轻飘的舞姿。正因为脚小舞起来就显得轻盈多了。飞舞起来如“回风”一般,且不留下脚印。对于这种迅疾轻盈的舞姿,苏轼是带着赞美的态度来评判的。

  下片描叙侍妓或歌妓的小脚的痛苦与慰藉。“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描写侍妓或歌妓缠足所带来的痛苦。即是暗暗地想换穿宫廷贵夫人鞋,合适是合适,但不能并立站起来,走路更困难。宋代这种残忍的缠足审美观,使很多妇女痛苦一生,苏轼毫不回避地披露了这种痛苦与困难。“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纤妙是指人们以习惯的审美观为准绳,脚是缠得越小越“纤妙”。“说应难”,意思是用语言难以表达。“须从掌上看”,反映了苏轼虽然反对妇女缠足,但是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与审美上的局限性。

  该词是苏轼站在欣赏的角度和批判的立场上,通过写侍妓、歌妓,披露缠足给妇女带来痛苦,对北宋社会这一陋习表示不满。该词有些庸俗,近乎游戏文字,不完全是 “恶谑、恶趣”之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再寄郦鲲鹏教授

当代裴涛

郦生舌辩久无功,波起沧溟大汉风。乌鹊云间三匝老,龟鱼釜底一浇红。

缩茅已结荆齐怨,头角难分马鹿同。不尽烟霾遮大道,出尘何必辨西东。

徐亭泛舟 其二

宋代彭汝砺

晚雨轩窗润,秋风池沼香。爱花不忍折,恰似惜甘棠。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一

宋代释居简

据虎头,收虎尾。未见其人,第一句下明宗旨。尝闻其语,踢起便行,白云万里。

大观祭风师六首 其四 酌献用《雍安》。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牺尊斯陈,清酤盈中。芬芬苾苾,馨香交通。明灵来思,歆我精衷。

维千万祀,品物芃芃。

同惇立游蒋山谒宝公塔王荆公墓晚过草堂寺周颙故宅也

宋代叶梦得

我居在城府,再至俄二年。岂无山水心,可奈簿领缠。

今晨偶乘兴,适此宾从贤。零雨洗骄阳,谷中听流泉。

凭高快远览,正见江浮天。至人本无心,与我常周旋。

谁云唤不应,汝意自不虔。麦陇稍已滋,横水涨微涟。

佳城倚华表,拱木埋貂蝉。暮过草堂寺,借榻聊暂眠。

不复闻怨鹤,茅檐但连延。归路践落日,群峰郁相先。

回风送远响,墟里生晚烟。吾庐怅何许,东望良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