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宋代苏轼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赏析

  上片重在赞扬赵晦之不以个人升沉得失萦怀的胸襟和品德。开头一句“贤哉令尹”,赞颂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以“三仕已之无喜愠”来加以申述。这里运用了出自《论语·公冶长》篇中的典故,概括了赵晦之出仕与罢官两方面的经历,以及赵晦之的忘怀得失的主观态度。在官位观念极重的封建时代,赵晦之这种超脱的态度是十分难得的,所以苏轼以“贤哉令尹”相许。苏轼这样措辞,表达了苏轼对失官的友人的理解、敬重和宽慰。后两句转到说苏轼自己,很有点自愧不如、自惭形秽的意思。这是苏轼的谦虚,而苏轼对赵晦之的推重以及惜才的心理,也见于言外了。

  下片紧承上片,写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二顷良田”,用了《史记》中的典故,带有几分幽默感。:当初由于“良田”全无,才走到仕途上来的。可是出仕与归田相比,苏轼此时企图选择的还是归田,“不如归去”。然而说是归田,却是无田。这下,苏轼不知道怎么办,在结尾处,苏轼打趣说:还是回去吧,要等到有良田不知是何年何月呢。由此可见苏轼归田(实际是退隐)心情的迫切。这样写,表现了苏轼在出处之间徘徊的人生态度,但主要还是为了进一层淡化赵晦之的功名心理,消除可能因罢官而引起的失落感,表明自己是同道之人。在当时情境下,这是最得体也最有效的宽慰之辞。

  全词,采用对比、用典的写作手法,以散文句法入词,引用《论语》中的语句,以及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语句,表达了苏轼体贴慰勉的情意。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三 清流关

明代顾璘

颇笑古函谷,晓出鸡鸣客。四海今一家,岩关石门坼。

仲嘉分题得诗分韵得经字是日仲嘉以事先归代作一首

宋代程俱

六义出秦火,至今如日星。人言三百篇,圣手昔所经。

我疑东家丘,削迹不自惩。羁臣与孽子,中有怨刺情。

胡为不删去,被彼弦歌声。遂令甫白辈,不识至道精。

昔为人所重,今为时所轻。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六 寇忠悯公

明代孙承恩

立朝侃侃,直道靡顾。致身鼎铉,秉节清素。手扶日毂,不震不凌。

社稷之功,莫能与京。

病后独游园中

明代吴宽

八尺筇枝在手中,小园游处拟温公。
离奇不合翻多寿,伛偻安能更直躬。
足弱敢临阶石乱,眼昏浑觉□花空。
绿阴满地闻啼鸟,此乐何如与众同。

避暑李符台宅

明代程敏政

拟逃炎暑向谁家,郁郁槐阴旧相衙。厌客任人讥褦襶,借眠容我鬓鬖髿。

江南水竹空劳梦,天上星河欲泛槎。可是春杯冰盌客,也期来此共茶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