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有寄

宋代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抒情 怀乡 思念
赏析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何编脩瑭

明代何景明

中州产名俊,河内天下士。平生饱藜藿,学道历壮齿。

至朴敛华蔚,徽文陋雕绮。守渊安可窥,驰辩讵能止。

洞悟超先几,微言析玄理。曲高难为和,行独寡知己。

古辙多蓁芜,非君谁予起。

雨阻黑河

清代徐兰

天地有此河,墨流独浼浼。黄河曾为圣人清,浊浪咆哮独不改。

迢遥西上势蜿蜒,两旗疆界相钩连。受降城头坐飞将,牧马不敢争河边。

上有共工触破未补之漏天,下有鲛人痛哭不测之深渊。

阳春有脚走不到,那得两岸生人烟。但见奇花塞洲渚,色如人面形如拳。

花里见鱼不见水,一网可以盈一船。饥儿阻雨不须哭,朝鱼暮鱼食尚足。

雷电光中住过春,脚底莓苔黯然绿。天晴曝衣上古原,白骨堆边检金镞。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其一

清代张晋

洛阳迢递路间关,瞻顾园陵岂再还。飞去不知何处乐,一时流涕纥干山。

视月诗

南北朝虞骞

清夜未云疲,珠帘聊可发。泠泠玉潭水,映见蛾眉月。

靡靡露方垂,晖晖光稍没。佳人复千里,馀影徒挥忽。

丁丑夏作九疑山之游归赠廖奇才兄

近代朱帆

陇右同游幸遇君,布衣也得作南巡。浯溪崖畔寻贤士,潇水江干吊戍臣。

已去十年茶未冷,新来一瓮酒犹醇。从今岭海三千里,长对清风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