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葛藟

先秦佚名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赏析

  旧说以为此诗乃东周初年姬姓贵族所作,旨在讥刺平王弃宗族而不顾。《毛诗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毛氏说诗多牵强附会,常把表现人之常情的诗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宋人说诗较为通达,朱熹《诗集传》云:“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得其旨矣。

  诗凡三章,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写眼前景物。诗人流落到黄河边上,见到河边葛藤茂盛,绵绵不断,不禁触景伤情,联系到自己远离兄弟、飘泊异乡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乡,六亲无靠,生活无着,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颜“谓他人父”。处境之艰难,地位之卑下,可见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丝怜悯。“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直书其事,包含许多屈辱,许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叹:“则其穷也甚矣!”(同上)第二、第三章诗意略同首章,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换一字,丰富了诗的内涵,反覆咏叹中稍有变化。此诗两句表达一层意思,六句有三层意思,两层转折。由绵绵不绝的葛藟对照兄弟的离散,是一折,由“谓他人父”、“谓他人母”、“谓他人昆”而竟不获怜悯,又是一折。每一转折,均含无限酸楚。诗人直抒情事,语句简质,却很感人,表现了飘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运震《诗志》评曰:“乞儿声,孤儿泪,不可多读。”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沉痛语,不忍卒读。”都对诗中表现出的流离之苦深为致慨,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读此诗者的共同感受。

猜您喜欢

潇湘神 其一 懒慵

当代崔荣江

人懒慵,人懒慵。小泥炉火爇茶浓。又恐饮来人失寐,翻教心底不从容。

登衡山祝融峰

明代罗洪先

我今登祝融,高高几万丈。赤乌海底来,忽在飞云上。

人世正溟濛,阴厓走罔象。圣人知其然,昧爽发昭旷。

岂不怀宴安,精神各有向。一念不自拔,万窍生疑障。

安得日新人,惺惺无得丧。

送荆南从事之岳州

唐代吴融

秋拂湖光一镜开,庾郎兰棹好徘徊。
遥知月落酒醒处,五十弦从波上来。

再登亭偶作

宋代赵抃

气象三齐古得名,时登表海最高亭。河源一水下青嶂,人物两城如画屏。

邑报有秋期俗阜,守惭无术济民灵。从来狱市并容地,且向樽前任醉醒。

春思

明代徐祯卿

渺渺春江空落晖,行人相顾欲沾衣。楚王宫外千条柳,不遣飞花送客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