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微雨

唐代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赏析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

  此诗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很难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

  开头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后面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用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晚夏

唐代刘得仁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查元信饷日铸茶因用其韵感叹旧游

宋代项安世

芒鞋冲雨上茶园,绿发晞风正少年。
重见灵光元好在,却循双鬓已苍然。
芽生日铸无多树,瓶采千山自昔年。
小碾芽心成雪后,微铺瓶顶便天然。

苏幕遮·闭玄关

元代高道宽

闭玄关,通三昧。采药仙翁,收得真消息。柳岸芦花添青翠。满地白云,只许人不会。但拈来,偏如意。本分家风,分付真心地。一颗神珠明丽丽。照破尘沙,相遇人授记。

炊熟日有怆松楸

宋代巩丰

小楼吹断玉笙哀,春半余寒去复来。
五岁不浇坟上土,望江心折刺桐开。

进元会诗

宋代黄公度

昭代干戈戢,炎辉历数长。
苍生久苏息,寰海屡丰穰。
社稷基新命,朝廷举旧章。
太平周礼乐,垂拱舜衣裳。
拜寿先长乐,传声出未央。
冕旒端黼座,仪物备明堂。
阊阖星辰外,旂常日月旁。
天颜春穆穆,云物晓苍苍。
雪色残鳷鹊,韶音杂凤凰。
严宸分羽卫,荒服走梯航。
人正今行夏,民心旧戴商。
观光环万国,班朔首三阳。
列辟銮声哕,群工玉佩锵。
奉常陈雅奏,太史报殊祥。
於穆前朝盛,丕承奕世昌。
版图还大禹,风俗再陶唐。
已格无为治,犹怀不敢康。
几年修缛典,今日付吾皇。
所愿终寅畏,无忘每赞襄。
明良相际会,长奉万年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