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蚕妇

唐代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赏析

  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假设及由这一假设推论出来的结果清楚地说明封建社会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所以能在“好花时节”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百花,正是由于这些蚕妇在此时“晓夕采桑”的结果。如果这些蚕妇此时也去千这些“繁华事”,那么,那些“黄金屋里人”只能被‘冻杀”。原来,这些“黄金屋里人”是由这些蚕妇养活的。此两句陡转笔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

  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在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运用通俗又略带诙谐的语言,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通过暗含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来鹄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杯槃舞歌

明代于慎行

吹鸾箫,考鼍鼓,四座停酌看槃舞。七槃宛转一匕举,左翻右覆势如取。

九日落天星作雨,晦明灭没不可睹。观者叠迹色怖沮,跳丸弄剑安足数。

夜长酒多弦管清,收槃按节作缓声。月高露下天宇平,向来巧拙虚无形。

纪梦

明代钟芳

攲枕正鼾寐,恍惚溯太清。峥嵘贝阙金为楹,钧天广奏隘韶頀,格泽之干芙蓉旌。

有神何峨峨,佩纡霞弁垂霓缨。即我为我言,是惟天上白玉京。

我欲因之叫阊阖,关严虎豹心屏营。心屏营,还止止,一点灵台即天帝。

梦醒起坐揽宵衣,春云送色东方晞。

夹竹桃花 其一

明代王世懋

名花踰岭至,婀娜自成阴。不分芳春色,犹馀晚岁心。

绛分疏翠小,青入嫩红深。本识仙源种,无妨共入林。

四次韵

宋代周必大

只因瑞露酌天浆,解后移尊赴晚凉。
眼看碧幢擎盖绿,心惭白鹄立槐黄。
饮随人量陈三雅,兴入诗怀咏四娘。
云黑月离今验矣,共欣甘雨溢陂塘。

送皇甫子循谪黄州推官

明代陆深

雪堂旧路君重到,赤壁文章五百年。一向东曹分郡檄,却从南斗望台躔。

流尘远道征袍上,宿雨清秋客鬓前。明发大江过夏口,中流应有济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