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村夜

唐代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门前 一作:前门)
赏析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挽萧明经邻翼 其二

明代成鹫

昨日人窥董傅园,今朝客散翟公门。羞将雉性求田宅,止有萤灯付子孙。

郢匠岂堪还斲鼻,楚些无复更招魂。劳生欲别非难别,忍泪相辞勿复言。

题扇别遁庵兄

明代陈烓

十年诗酒几东楼,别意应将此箑留。明到桐山挥手处,雁声嘹呖是新秋。

遣怀 其一

明代区大相

晨起科头理药,清斋叩齿焚香。几曲琴声山意,一帘树影秋光。

名姓虽登朝籍,衣冠懒逐班行。金马时逢难客,木鱼昼礼医王。

十二辰诗并序 其六 蛇

清代刘天谊

弥觉形堪畏,先时恨弗推。修鳞当道过,毒口螫人来。

画足真多事,疑弓尚召灾。郑门妖已作,不俟鲁泉台。

小山书屋

明代杨士奇

文江之东小山麓,旧有高人读书屋。绕屋森森松作林,松阴行吟松下读。

平生读彻书五车,鹿鸣宴饯来京华。御前奏对三千字,五彩椽笔登銮坡。

兰台石渠富纂述,献赋陈诗诵功德。日给珍羞饱大官,宫锦无时出褒锡。

黑发去乡今二毛,近侍光华更四朝。人生倦勤思暂逸,小山南望心摇摇。

鹏搏九万六月息,丹桂花香别京国。旧屋还归小山下,邺侯多书仍满架。

门前冠盖来纷纷,少日同学何人存。青松拂云尽成盖,慈竹青青蕃子孙。

邻叟时过话耕稼,亦有诜诜执经者。红笺锦轴金绣段,更觉文章动高价。

老夫垂白念乡关,早晚天恩应赐閒。长风万里溯玉峡,舣棹文江访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