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五月五日王佥宪文明邀宴庐陵螺川驿楼观竞渡

明代祝允明

提刑玉节照清江,客子游观喜大邦。夹岸鱼龙争得水,中流笳鼓杂飞淙。

国谋幸驻襜帷问,乡思微从俎豆降。欲待梅花开后寄,只应迁转忽移幢。

祝允明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出郊书所见 其三

明代顾清

丝衣骏马踏尘轻,相见无劳问姓名。白发五经林下客,何曾一日似君行。

秋虫

明代成鹫

也有凄清意,不知鸣向谁。秋声愁并入,宵枕听还疑。

感物成吾老,卑栖宁尔为。相思何处所,泥壁破柴篱。

野桥

宋代周弼

日暮野桥边,都归醉客船。
数竿沙际日,一片水中天。
影落冲烟鸟,声移带雨蝉。
殆非人境得,江月又初圆。

台湾纪巡诗 其二十五

清代夏之芳

晓霞散彩覆阴厓,海曲人家逐岸排。烟水几湾帆几幅,顿教风景忆江淮。

艳曲(二首)

明代何景明

高堂临万户,朱构耀城隈。
共籍鸳鸯绮,双持鹦鹉杯。
春风楼下度,一夜百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