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哀诗三首·其三

魏晋王粲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战争 愁苦 哀思
赏析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起句一开始诗人就为使人心悲的边城慨然长叹,充满了辛酸凄怆。诗篇开门见山点明题意,这在古诗和古乐府中是几乎看不到的。“悲”字是这首诗的诗眼,统摄全诗,也是此诗主意所在。接着,诗人申述了边地使人悲的情景。

  首先写边地严寒、人稀、荒芜。“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冰雪像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肌肤,大风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冰、雪、风肆虐逞威之地,不寒而栗。“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这设问,十分沉痛,答案不言自喻。

  其次写战争给边地人民带来的痛苦。登城远望烽火台,只见边防驻军的战旗在朔风中纷纷飘扬、摇曳、戒备森严,气氛紧张。出征之人,一去不再回头,不思返归。留下的人,多被敌军俘虏,没完没了地哭泣。可见边地人民遭受敌军蹂躏之惨,苦难之深。从征者一去不返,留下的多被俘虏,这是造成“百里不见人”的主要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停的残酷战争,使边地人民痛苦不堪。

  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愤激之情和怅然感叹。“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这一反诘句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哀怨情绪,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切。“蓼虫不知辛,去来忽与谘。”蓼虫喜欢吃苦辣的东西,因此说“不知辛”。这两句是说,那些像蓼虫一样长期吃苦而不知什么叫做苦的人,你和他商谈迁徙的事是没有用的。言外之意,战争使人民习惯了,麻木了。这里凝聚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哀,也流露了诗人对此无能为力的惆怅哀叹的情绪。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战争的写实诗。诗人继承了《诗经》与《楚辞》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边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社会现实。

王粲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悲歌五

唐代顾况

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愁人夜永不得眠,
瑶井玉绳相对晓。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 其十三

明代成鹫

落日放船好,蹉跎计未成。独怜归鸿晚,遥听乱鸦惊。

戍柝萦诗思,江声入旅情。明明天上月,多半照浮生。

赠别董少姬

明代皇甫汸

花月长承座上欢,关山忽作曲中弹。楚云一散阳台冷,始悟佳人再得难。

分题送史郎中代时彦学夔德遵 其一 驿楼

明代杨士奇

靡靡遵归路,岧岧见驿楼。朱帘迎日捲,画栱碍云浮。

眺览通恒岱,跻攀切斗牛。乘轺来使节,驰驿驻行驺。

送尔今重过,凭高试一留。诗成清似玉,洒翰记曾游。

黄贞妇

明代卢龙云

吊影空堂夜寂寥,夫君魂杳妾魂销。结缡转恨乖违早,垂髡宁知岁月遥。

使者采风旌独行,乡人评旦颂高标。他时嗣述应无负,更拟恩光下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