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唐代:李端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所有诗文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
唐代:陈子昂
步栖贤和阿字九日韵
明代:释函可
垂死经今又十秋,莫嫌齿落雪盈头。三张纸寄长榆塞,万里云封大石楼。
父子枉劳沙畔冷,身名真愧世间浮。团圞夜夜无穷泪,天上如今是惠州。
六经示儿子
宋代:陆游
为客
宋代:晁说之
自警四首 其三
明代:贺钦
我生幸居儒者流,放心日日胡能收。圣地可造由立本,我田既荒安有秋。
适国迷途不知返,作室无基良可忧。年过半百尚如此,转眼光阴成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