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尾联说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不是只能作春鸟欢愉,秋虫愁苦一样是一种自然。此句传承以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七言律诗《杂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熊襄悯公墓 其一

清代陈大章

钩党何荼酷,危关迄战争。有谁支一木,空自坏长城。

万古苌弘血,深山董相茔。揽衣频下拜,无泪洒荒荆。

送琛上人归宜兴之福源

明代徐溥

阳羡昔相见,雨花吹满台。都城复邂逅,坐使尘襟开。

捧檄即归去,叙别仍徘徊。云中振金策,水上浮木杯。

白日洒甘雨,青山响法雷。松枝若寄我,绝胜江南梅。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二

清代曹家达

不惮妾心酸,但恐郎心寒。日日黄梅雨,相思持两端。

沈郡公膺覃恩封典

明代卢龙云

三年绩未上,已下紫泥书。来暮歌分虎,恩深念佩鱼。

前星依北极,薄海庆东储。布诏周蓬巷,承纶及草庐。

褰帷仍露冕,赐盖并高车。异等空增秩,应知汉不如。

再咏贫士

明代薛始亨

躬耕南山阳,垂钓西城下。挟策行牧豕,负薪歌道左。

商声振金石,委运不跃冶。自饱首阳薇,宁顾千驷马。

岁晏尚无衣,年丰间举火。却谢富贵人,垂堂有坎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