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

元代刘因

乡邻见戏说儿童,日日相邀社酒同。故国无家仍是客,病躯未老错呼翁。

里胥验帖徵游户,县长闻名谒下风。欲向溪南访乔木,不禁烟雨正空濛。

刘因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弟侄书堂

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惜时 勉励 哲理

咏山人

明代苏葵

万山最深处,四伴少邻居。门倚岩崖石,泉通瓜菜厨。

种花芟紫艳,教鹤鍊清癯。老解知农圃,生无识吏胥。

引年通老子,为己得杨朱。自笑尘途者,公然不似渠。

文明黄门携大庙东宫郊祀庆成诸作见过和韵一首

明代李东阳

织翠华笺共到门,袖中烟雾尚氤氲。龙筵地与天颜近,鹤驾班随辇路分。

礼重圜丘春载睹,歌成清庙夜还闻。凤池雨露虽同沐,似隔蓬山一片云。

西园公清福图歌

明代张萱

此中有人人不识,半生清福世难匹。出门不问阴与晴,两鬓蓬松常戴笠。

路行不问平与陂,两脚踉踾惟着屐。彳亍岂畏行泥中,褰衣却似防荆棘。

茫茫天地大如许,尔状胡为偏局蹐。共说前身是岁星,目光烱烱能射人。

便便腹中何所有,有物不合时人情。相逢开口但长笑,如狂如醉如顽冥。

年过半百未为老,自叹避人胡不蚤。徬徨四顾将何之,土木形骸殊潦倒。

岂从湘水问三闾,岂向商山寻四皓。接舆荷蒉岂尔徒,易羖饭牛何足道。

有母有子且有孙,饘粥有田居有村。独无朋友及兄弟,一形一影相盘桓。

无名无字并无姓,不衣不履亦不冠。非儒非老复非佛,寤寐周孔怀玙璠。

有时焚香读内景,有时合掌皈空门。好水好山时汗漫,渔人□泽耕让畔。

入群鸟兽皆不惊,爱憎何事犹相半。人之君子人小人,呼马呼牛那可问。

此图一出满堂哄,亦知状貌非凡庸。庙廊城市无此辈,烟霞丘壑时能容。

按图试去问老圃,老圃不识问老农。溪边老渔拍掌问,戴笠着屐来何从。

春梦婆子却惊答,可是学士苏坡翁。世人争欲问其状,暗中模索难为工。

清福古今只有两,是耶非耶将无同。吁嗟乎,是耶非耶将无同,东坡老子西园公。

赵司教报满赵柳州人其门下杨生索诗为赠

明代卢龙云

十年曾记柳江湄,折柳樽前赠别离。望远星高荀氏里,怀人春满谢家池。

鱼鸿异地风尘渺,桃李山城雨露私。最喜弹冠将及代,鳣堂遗事总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