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梅
明代:王恭
官路宫墙野水滨,空香何处更宜人。相思莫听桓伊管,吹落寒城五夜春。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送来机奉母还岭南兼寄社中诸子
明代:释函是
青青竹笋春船远,白白山云谷日舒。我母畏寒归岭海,而师好静滞匡庐。
四依清苦为徇道,三业精勤胜读书。珍重故园摇落后,十年杨柳梦魂馀。
题画云山团扇
宋代:张镃
道场纪事
明代:张治
赠郭我示
明代:陈邦彦
十日避旗鼓,相逢未赠言。小巫良自怯,大雅更谁论。
伏暑宜杯酒,秋光忆故园。共将诗作活,工拙两堪存。
留赠杨景端二首 其一
明代:薛瑄
千里归来访故人,喜闻结屋涧之滨。手披青史寻高士,头戴乌巾学隐伦。
樽酒细倾延好客,斑衣轻舞奉慈亲。自惭东抹西涂手,又促行珂觐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