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求颂

宋代释师观

山童山童,叉手当胸。
高低普应,常在其中。
猜您喜欢

世儒堂为俞山人

明代韩雍

昔承俞山人,遗我参同契。因之访南国,知是儒者裔。

华胄遥遥来,传书十馀世。隐显虽弗同,守业不少替。

卦探伏羲画,辞讲三圣系。践履无愧怍,著述有文艺。

手泽尚如新,遗像犹未敝。山人益克肖,讲学了生计。

阿母守贞节,旌书表门第。见重瀛洲仙,名堂与佳制。

贤声播三吴,庆泽衍千岁。勖哉子若孙,箕裘谨终励。

登总持寺浮图

唐代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书感与颂丞

清代丘逢甲

各自行营高敞地,大宛山与大屏邻。生儿莫作真王想,不及淮阴守冢人。

松路山岩图

元代徐贲

清溪入花源,流水春溶溶。趣深屡回转,溪上森群峰。

参差楼观间,缥缈神仙踪。门陪羽客行,时与樵人逢。

疏萝映崖瀑,薄云荫岩松。孤鹤偶徘徊,众树恒芳浓。

践兹非徒游,要当尽从容。固乏丹泉术,终期此相从。

闻郭怡有诗未及见因赋此以寄恨

元代郭钰

一襟老泪点苍苔,谁信愁肠日九回。豪杰虚名多自误,弟兄急难竟谁来。

桥分溪路桃花落,门闭山房燕语哀。祸福情知相倚伏,浮云蔽日几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