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旸岩赴班

宋代崔与之

法吏了繁剧,儒生擅文墨。
世多兼两长,远到须器识。
昔在晋魂公,曾此趋幕职。
一逢龚庄敏,期以柱天极。
紫微得夫君,嘉禾乏栽植。
广城底山川,融结此英物。
精神天独饶,醉盎春可即。
读书细妍磨,作文工组织。
庭隅立两造,片言分曲直。
疾顽戒已甚,争事退如默。
武库物兼蓄,沧海蠡莫测。
同僚总称好,载路誉声塞。
五羊书筵重,济物多阴德。
荣通付傥来,荐剡岂求得。
薰凉快马耳,汗漫捧鹏翼。
归装可对人,南物毫不殖。
二同羞著我,握手倒巾帻。
幽棲泉石边,喜在文溪侧。
平章诗浩荡,指点棋黑白。
此乐竟何如,满怀春拍拍。
咳唾落珠玑,襟期重胶漆。
高诵归去辞,永守兔完册。
焉知暮岁后,苦被功名迫。
终能幡然起,行矣各努力。
长途希树阴,萧邸谨服食。
悬知风月宵,定启山失忆。
崔与之

崔与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董邦达山水八帧 其四

清代弘历

江城春事佳,湖山幽且净。行披罨画幅,坐弄澄泓镜。

腰笏引舟人,疑是益昌令。

證道歌 其一九三

宋代释印肃

欲得不招无间业,对境无心心自歇。何须苦苦外驰求,灵光独耀如明月。

怀府园

宋代王安石

槐阴过雨尽新秋,盆底看云映水流。
忽忆小金山下路,绿苹稀处看游鯈。

忆朱氏西涧 其二

宋代叶梦得

忆向中流置竹床,万钱无处买清凉。只今路断无来客,自拨新篘醉几场。

客武林寄马元臣山之英二同年

元代卢琦

结束琴书上帝畿,谁知人事与心违。半生薄宦真堪笑,六月扁舟独自归。

淮甸水深荷叶阔,吴江烟暖稻苗肥。行囊只有诗题富,写向天风寄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