俶玉以索荔莆田诗徵和摘山寺新熟百颗以饷并致鼓山泉一器即次其韵

清代陈宝琛

北枝陨尽剩南枝,愁诵终风且暴诗。乌石岿存天所赦,赪珠满摘佛之遗。

倘来结夏从禅子,及未尝新餍岛夷。百颗胜无聊报慰,山泉还媵一军持。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徐季功墨梅

宋代王之道

閒想窥池倒影,戏成落笔斜枝。
纵涅难缁玉质,细看何似当时。

傅家林

宋代释居简

樵斧响晴雷,平林顷刻摧。兔亡三穴徙,猿吊一枝哀。

桑梓思前辈,松杉惜上材。养林如养德,万木盍重栽。

和曾运使 其六

宋代释慧空

诗坛拜将思工部,我已佯狂类万回。赖有江西老尊宿,揭天棒喝待方来。

东郡七夕立秋

清代张惟赤

光岳楼前暑气收,断云疏雨送扁舟。关河暝色催砧近,海岱烟岚入树浮。

天上双星方渡汉,人间两鬓又惊秋。明朝玉笛声凄切,风起黄榆白雁愁。

甲辰八月九日自西樵发南岳舟十二夜泊清远东林寺作

明代湛若水

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此时好景说不得,不是吾心未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