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牛词

明代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赏析

  这首仿乐府诗,写得平实深沉,风格迥异于高启其他华赡清丽之作。

  诗借牧童口吻展开。几个农家孩子同去放牛,他们边放牧边调笑,一边指认着各自的牛:角最弯的是你家的,尾巴没几根毛的是我家的……他们“短笛无腔信口吹”,摇着长鞭,在田头地角赶着牛儿找草吃。太阳落山了,别让牛群跑得太累,近处没有好草,别叫牛群吃不饱。该怎么放牧,这些孩子全知道。牛吃饱了,骑在牛背上唱歌;牛要反刍,就坐在牛身边歇一歇;晚上回到家,还要靠在牛身旁躺一躺。牧牛的孩子与牛有这么深厚的情谊,因为牛是农家宝,垦荒耕种要靠它,牵挽载重也靠它。农民都不感激牛、珍惜牛。农家孩子如此爱牛亲牛,高启非常理解,写来真实可信,情趣盎然。想来,诗人“少年习耕锄”的时候,也是曾有过一段牧牛爱牛的亲身体验的。

  倘若诗只写到这里就结束,那内容就失诸单薄了。高启给它安排了一个更深的层次:末二句由牧牛之乐转为牧牛之忧,揭出农民最大的隐忧来,那就是“输租”。繁重的苛捐杂税,会逼得农民卖牛抵债。这个严峻的现实,甚至在天真烂漫的农家孩子心里,也投下了沉重的阴影。这最后两句诗,是画龙点睛之笔,足章明志,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这首诗有意不用典,不藻饰,以求得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前八句写牧牛之乐,是欲抑而先扬;后两句点出牧牛之忧,是先扬之后抑。抑扬对比,颇见匠心。诗人要表达对农家的同情和关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鞭挞,捉笔为诗,却不假论辩,而用牧童爱牛亲牛的形象画面来道出,显得不空洞,不枯燥,不说教,小中见大,真切感人,在平实中兼见艺术构思的新颖。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江横暮景

宋代蒲寿宬

独倚阑干对落霞,垂杨古渡欲栖鸦。
渔翁何处烟藏浦,白鹭成群月浸沙。
泪落西风叫黄鹄,酒阑深夜听琵琶。
谁人得似鸱夷子,一叶浮云总是家。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三

明代王弘诲

峨眉山月半轮秋,烽火城西百尺楼。烟柳疏疏人悄悄,西风淡淡水悠悠。

闹依陶士开三径,肯学张衡咏四愁。见说夜深星斗畔,群仙相望在瀛洲。

挽王国录

宋代赵汝腾

华峰早日得追随,议论词章颇俊奇。
五羖固应羞自鬻,一夔惜生佐来仪。
东嘉把盏论文日,婺女停舟问易时。
黄壤竟埋斯士骨,推贤不早叹珠遗。

三峰嵓真寺重修法堂

明代解缙

嵓真之峰青插天,中有佛手盘之圆。佳花美竹秀以娟,艳艳嵓窟开金莲。

大雄楼殿虬龙骞,禅伯歌笑云里眠。昔年曾此书石镌,当时宾客何骈阗。

即今一十有七年,梵宇咸备施周垣。矧有馀力及福田,离相兴国危复存。

两贤高谊古所敦,仁爱吾儒将赧然。天龙守护鬼神跧,坐看沧海思绵绵。

潘季选比部以颁诏事竣还朝并携其子就试都下赋别二首 其一

明代卢龙云

六传从天下,三山恋昼游。波恬看大海,风动遍遐陬。

使节随丹凤,严程待紫骝。西南仍羽檄,何以借前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