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坛

唐代白居易

毛公坛上片云闲,得道何年去不还。
千载鹤翎归碧落,五湖空镇万重山。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暮春旬又三日思斋逝世二十五周年

清代王易

业尘共堕三千界,吾弟长行廿五年。垂老已枯思旧泪,孤吟频触落花天。

鹃啼蝶梦封初合,女嫁儿婚事半悬。地下有闻宜莞尔,在阴雏鹤唳晴鲜。

庐陵曾氏临江作亭以舍过客因同舍来求诗

宋代张嵲

乱后足漂零,所至倦迁客。
那知此江上,飞亭跨穹石。
客来赣山青,客去赣水寂。
徙倚亭上人,悠悠往来陌。

同前以诗代书

唐代马云奇

古来同病总相怜,不似今人见眼前。且随浮俗贪趋世,肯料寒灰亦重燃。

高巨川挽诗

明代杨士奇

保障临江曲,荒城已半隳。重寻耆旧传,愁说乱离时。

乡里思遗德,河山识令仪。孤坟三尺在,落日有馀悲。

题庐墓梦感卷为东平王思学作

明代谢文著

筑室依墓傍,思亲何太苦。匍匐三年丧,悲哀一抔土。

怨逐青春归,不知白日午。积念感鬼神,馀芳振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