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泛吴松江

宋代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写景 抒情 政治 仕途 厌恶
赏析

  这首小诗遣词用字极为平易简淡,状物抒情活泼生动。它出现在“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的宋初,尤为难得,也传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精神情趣。

  第一、二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斜照,江面上飘着一只搭有苇蓬的小船,“半日”说明小船已经飘荡很久了,坐在船舱里的诗人通过蓬顶透下的日光,也知道天色已晚,时近黄昏。从江面的吟诵声中可以看出,此刻诗人既无意过江又不急于返岸。这吟诵声在这风平浪静、薄雾降临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晰。无人欣赏与唱和,是那样的孤寂,从而看出江面只有作者一人一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有声的图画,画面孤寂而冷清。

  第三、四两句,写尽诗人孤独之感,那一只只单足翘立、曲颈对窗的鹭鸶,仿佛理解人情、通晓事理。他们静静地伫立着,不时伸头探脑窥视者船舱里的诗人,似乎在聆听诗人吟诵。伴随着诗人泛舟,诗人于是对它们倾诉衷肠。诗人之“意”就是直道而行及“成败观千古,施张在思维”(《滴居感事》)的抱负,“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三黜赋》)的决心,以及“薄宦苦流离,壮年心更衰”(《春日官舍偶题》)的苦闷等,诗人的“意”是复杂的,而这里用“唯有”二字重重勾勒,则他人不知“我意”,不言而喻。愤懑之气、寂寞之心见于言外。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寻味余地。同时鹭鸶便是诗人的知音,所以他逗留船上半日孤吟未过江,他要把所有的“意”向鹭鸶倾诉。“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诗人的这种写法正符合此刻他的心境。后两句通过写鹭鸶对他有情,从而表现他对鹭鸶的喜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正反映了人世对他的无情以及孤独的处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奇趣”之所在。

  此诗以动静结合的特点着力渲染写景,人与野禽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使诗意与画意相互生发,趣味隽永,引人无限想遐思,风格朴素而饶有风韵,自然而颇见情趣清新悦目。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寄云盖山先禅师

唐代齐己

曾寻湘水东,古翠积秋浓。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
闲床饶得石,杂树少于松。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

赠董公权

宋代许景衡

前辈风流今扫地,怪君尚肯转头看。元来自作小儿子,犹及当初老长官。

简册微言齐日月,弦歌馀泽在芝兰。却惭江海生尤晚,不得同年拜杏坛。

卫河舟中

明代邵宝

河水日以缩,河柳日以黄。凛风吹杲日,草上馀残霜。

漕舟返从北,牵挽何匆忙。相逢问前路,群盗势且张。

山东数千里,何人不奔亡。我师一当百,直气浮剑铓。

万全待时至,左次非翱翔。我筮遇坤乾,方长欣初阳。

剥极行见复,彼哉孰能当。所嗟六合中,真元化痍疮。

欲哭复吞声,短歌不成章。

送大机上白云 其二

元代王冕

东郡雨不歇,西湖水亦高。
上人今日去,行李不辞劳。
传法灯无尽,悬崖屋更牢。
交情如问讯,谓我只嚣嚣。

读谢翱传

明代雪江秀公

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滩前许剑来。
厓海夜寒惟月上,冬青树老又花开。
侧身天地聊晞发,怅望江山独把杯。
一掬当年知己泪,秋风洒尽下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