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宋代苏轼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秋天 伤怀 感慨
赏析

  重阳必登高。文人登高,难免要寄托秋天的情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好像成了一种传统。苏轼针对这种情绪,词一开始就说:“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这一惊人之语,是针对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中“老去悲秋强自宽”和“明年此会知谁健”而发的。杜甫诗的意思是:人已老大,在秋天更容易产生悲哀的情绪,今天我们在一起聚会,只是勉强宽慰自己而已,明年重九再举行宴会,还不知谁健在呢?杜甫作此诗时仅49岁,还不到叹老悲衰的年龄,但他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里,又因上疏救房瑁,被目为房瑁死党,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此对前途悲观,情绪低沉。苏轼同情杜甫的处境,但不同意他悲观失望的情绪。苏轼一生也不得志,在党争激烈的宋代,因政见与旧党和新党均不合,既得罪了新党,又得罪了旧党。先被新党捏造罪名,抓进监狱,长达半年之久,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现又被旧党排斥在外,在杭州做个太守。对这一切,他都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对待之。

  下片“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横汾”、“兰菊”,事出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秋风辞》是汉武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宴,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乐府诗集》卷八十四引《汉武帝故事》)此诗笔力雄健,表现了一代英主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泛舟中流,与群臣饮宴的欢乐景象。“尚想”二字,透露出苏轼对汉武帝那种具有冲破秋天的肃杀氛围而俯仰天地的气概,抱有向往之情。但汉武帝毕竟随着历史的长河而去了,留给后人的只有“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这两句用汉武帝《秋风辞》首二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及唐李峤《汾阴行》:“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而略有变化,流露出对汉武帝高吟《秋风辞》之事沦为历史陈迹的叹惋。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悲秋”与众不同的看法,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高昂的调子,实在可贵。他用自己潜心佛老所获得的不随物悲喜的思想和超脱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沾沾自喜,从而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走过人生中的坑坑坎坎。这在恶浊的封建秩序下,具有相对的进步意义。在表现方法上,或翻用古诗,或引用古事,并用“尚想”、“空有”等字,化实为虚,还能融佛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都是值得称道的。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求刘忱明复龙图为画山水

宋代冯山

晋唐诸公重小笔,高价直与才名俱。然多华丹少泉石,清格往往人间无。

至今百存无一二,存者真伪难分区。营丘李成称绝迹,峰岩秀拔非常模。

穆之洒落亦其亚,玉堂屏上潇湘图。董屈许范凡数辈,隐隐俗气藏肌肤。

乃知山水系绝品,笔墨造化非功夫。要之文章之绪馀,世上真巧归吾儒。

益昌台府少文字,见性文室谈毗卢。龙门雪景生坐隅,山潜水奥争奔趋。

倚空直干斗孤耸,缘险古道盘萦纡。拥衲禅僧对寂寞,携琴朝士来崎岖。

主人肆笔聊自娱,新言默与天机符。公家清白传数世,经济满腹冰霜壶。

一言不用辄掉臂,五年蜀使甘驰驱。时将素毫写胸臆,宁复意外分精粗。

复古虽清尚许格,与可亦壮非燕徒。岂如公思脱羁束,破碎嵩华倾江湖。

穷冬从公熟窥看,爱重不觉声嗟吁。灵峰北菀助萧爽,雪不到地风号枯。

平生好画已成癖,宁借不喜临与摹。出公门下欠公笔,有类客海遗明珠。

愿公乘兴一挥洒,束绢数幅光芬敷。异时解组还故庐,皎洁将伴林泉躯。

戏寄南华翁 其三

宋代黄裳

始闻佳耦得韩娘,百里恩新绶与章。月欲笼人笼未得,先生犹治鲁山忙。

次韵王得之游净明题易安二绝

宋代张嵲

满院岚光滴翠寒,望湖莫羡十三间。
门前石上苍苔迹,数得人踪到与还。

送何秘丞

宋代李觏

吴人作蜀官,万里溯惊湍。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前史多循吏,乘閒更熟看。

野色

宋代林东屿

苍茫一片谁能画,不着云烟态自殊。
漠漠平田新雨后,悠悠芳草夕阳馀。
水光低映浓如染,天影遥连淡欲无。
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