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三
元代:刘鹗
离别经年岂不思,山林钟鼎苦何宜?喜闻门户能如昔,敢意田园近稍滋。
浮世于人多薄恶,同心为汝好扶持。蕃生书子犹烦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访汝厚善果寺
明代:王世贞
客居兰若远,为尔特相寻。宦迹容颜在,离怀鬓发深。
暮生高殿角,春入古槐阴。更有弥天话,能淹不住心。
合州训导丘陵资阳训导徐泰皆贡自安宁持原复提学书来临别各赋一诗为赠泰之先吾华亭人也 其二
明代:顾清
西州文学故乡人,京邑相逢意自亲。归见邺侯烦致语,江湖情事若为伸。
句 其二
宋代:钱惟演
正好睡时行十里,不交谈处饮三杯。
宿枫桥
宋代:陆游
西山道中
明代:刘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