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割据,内战频仍,致使边防空虚,民生凋敝;而吐蕃统治者又占据河西、陇右,威胁京都,河陇人民长期受吐蕃奴隶主奴役之苦。这内忧边患,时刻萦绕在诗人心头,他不可能不愁从中来。这“愁”,是诗人抱负的流露、识见的外溢和正义感的迸泻。“愁来”读杜、韩,说明诗人与杜、韩灵犀相通。

  第二句中他从杜的沉郁顿挫和韩的精深博大中汲收了睿智、胆识和力量。理性的享受,心灵的快感,使他忽发奇想,恍若请古代神话中的麻姑仙女用那纤长的指甲搔着自己的痒处一样。此典原意是蔡经悬想麻姑爪爬背上痒处,舒适、愉快;诗人移作搔心头痒处,酣畅、痛快。这匪夷所思的妙喻,是诗人兴到之笔,妙在信手拈来,兴味盎然。

  第三句中诗人把杜、韩比作天外飞来的百鸟之王凤凰,赞叹、倾慕之情赫然可见。

  第四句中日趋没落的晚唐社会犹如断弦的弓弩,其颓势已定。谁也不能用凤髓制得续弦胶,把断了的弓弦续上的。不明言“愁”,而其“愁”自见。

  这首七绝宣示了诗人钻研杜、韩的心得,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诗中描叙愁中读杜、韩诗文的极度快感,而后喟叹杜、韩的杰作无人嗣响。以愁起,以愁结,一前一尾,一显一隐,错落有致。诗中旧典活用,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使人回味不已。诗后两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一问一答,自成呼应,饶有韵味。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都宪陈叔振作镇宣府

明代朱诚泳

边疆作镇众称宜,攀卧争缘父老痴。宪府恤刑崇德望,都台迁秩拜恩私。

燧烽烟杳防秋远,刁斗声沈警夜迟。旧炼石皆成五色,珍藏还待补天维。

开州道中逢王子严中散惠诗依韵和之

宋代冯山

经年东北望阳台,阻奉从容一笑开。良会俱从江上得,清风潜向坐中来。

诗成不倦乘閒写,酒好何妨尽醉陪。百老篇章今少见,满怀归去重琼瑰。

酒家

明代冼光

春风谁为爱吾庐,停尽长安驷马车。院里桃花侵客座,门前竹叶荫邻居。

淮阴侠气曾留剑,学士恩波好上书。自笑生涯难独醒,十年幽梦在华胥。

送分水簿领高君 其一

宋代何梦桂

山泉洗耳澈琼莹,解听行碑说政声。君到汲泉聊一歃,此泉的的似君清。

咏怀 其三

明代薛始亨

结庐祝融东,自辟琅玕圃。一醉梅花月。还卧潇湘雨。

谁能束奇怀,男女待嫁娶。被发谢孔丘,春秋今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