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陇西行

唐代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赏析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华亭百咏·寒穴泉

宋代许尚

濆涌悬崖下,冷冷注不穷。
将期挹甘冷,弱水渐难通。

游金山寺

明代林光

黄埃不改眼中秋,此日金山又繫舟。地拥长江吞巨海,天教绝景镇中流。

烟云苾洌尝龙井,身世依稀在蜃楼。欲话无生真境界,钟声不动水光浮。

七哀诗七首 其二

元代伯颜(子中)

我祖我父金月精,高曾累世皆簪缨。岁维丁卯兮吾以生,于赫当代何休明。

读书愿继祖父声,头白今日俱无成。我思永诀非沽名,生死逆顺由中情,神之听之和且平。

呜呼祖考兮俯鬷假,笾豆失荐兮我之责。

次韵谢绰中游报国寺诗

宋代朱松

掩关味诗书,青简亦已槁。相携出东城,及此风日好。

僧檐覆溪渌,共取一尊倒。眷此松桂阴,不接车马道。

慇勤玩流光,齿发行且老。诸公奠九鼎,帝室欣再造。

优游容我辈,放浪事幽讨。念君东山姿,文字富天藻。

风期在经纶,弹冠苦不早。宁知如子云,白首太玄草。

才尽

清代龚自珍

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青山有隐处,白日无还期。

病骨时流恕,春愁古佛知。观河吾见在,莫畏镜中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