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

宋代司马光

得丧互循环,古今昧终始。
百岁落其间,仅与毫芒似。
所以达人心,身外不复纪。
愁来若乱丝,疏解当以理。
昔君关外来,籍籍声华起。
冯案一濡毫,万言俱落纸。
老生规其文,色若寒灰死。
阁笔不能下,敢有疵瑕指。
或时抵卿相,入门俱到屣。
阍夫迎受谒,不敢扬眸视。
解褐吏边州,长涂初进跬。
蛟龙得尺水,双骼方嶷嶷。
西羌负德泽,飞镝耸边鄙。
添兵十万余,斗粟无支拟。
州郡走符檄,纵横瓷鞭箠。
闾交浪愁苦,卒食半糠秕。
上官知君才,悉以储粮委。
开仓募平糴,至者车连轨。
严明束吏手,诱论提民耳。
留谷受金去,若与同侪市。
弦朔示云周,露积丘山比。
曾无转饷劳,坐饱防秋士。
幕府上其功,明诏深嘉美。
为僚登九寺,长人专百里。
聊和报动劬,未言穷任使。
何期逢怨雠,意外成疮痏。
刺骨舞文法,吹毛出瑕滓。
沮霜五月飞,惨烈伤兰芷。
鸾凤失椅梧,飘泊远荆枳。
圣朝方任能,大过尚收齿。
况於济时具,暂然遭底訾。
宁因青绳恶,遂取璠玙毁。
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札梓。
勉哉益自立,勿为穷衰止。
人和难豫期,神理无终否。
庸知今日忧,不为后日喜。
吾道诚无亏,壈坎安足耻。
闻山迤逦长,百剑连天倚。
萦纡结危栈,迥入云星里。
蜀国富嬉游,花繁春酒旨。
莫作吊原文,投之岷江水。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

宋代楼钥

两夫持镰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

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当年共登青云梯,今日邀我为击鲜。始观神龟闯清泚,上有石壁来飞泉。

隐清遗基平可坐,下顾乱石如磨鋋。悬崖双瀑洒空雪,来自一握孤云天。

却从下流溯深险,崎岖直到清潭边。朝阳射光破幽閟,断虹上下遮潺湲。

传闻高山更高处,雅有行路从西偏。同行无乃深好事,杯酒自犒脚力全。

诛锄荆棘穷鸟道,欲进不得意愈坚。旋呼僮仆累危石,笑采野菊聊盘旋。

扪萝腾身上苔磴,往往欢呼争著鞭。侧行危步汗浃背,石角或使衣裳褰。

少焉身在双瀑上,又见高派冲泓渊。自笑泉石成膏肓,爱赏不减蚁慕膻。

巉岩数峰巧遮护,妙处二老初无传。脱迹尘埃到此地,便觉神思飘飘然。

回首江南尘一聚,城郭历历眼俗穿。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轻翩。

一上千尺穷山椒,碧涧靡迤流苍烟。寻源不能且忘返,石猊巍踞惊神镌。

退求归径惘难问,藤萝所在相萦缠。我方踟蹰风烟表,披披衣袂身欲仙。

晚归招提各痛饮,读尽屋壁长短篇。截筒环山笕清驶,窍出珠穗心亦怜。

棋枰相与论瓜葛,横琴不妨挥五弦。人生易老费扶掖,胜具大率须少年。

伊余历聘佳山水,爱奇切慕太史迁。明年炎暑袭故步,与君共枕清流眠。

西苑二首 其一

明代皇甫汸

瑶宫翠殿标云外,珠栋雕栏照水边。花萼御楼唐讵数,露盘仙掌汉空传。

啼残禦宿无凡鸟,长出昆明尽异莲。共道灵台成不日,宁知睿想自经年。

师子岩

明代吴兆

石罅置檐楹,高低纵复横。
临深畅幽意,极险尽游情。
火照潭心影,经传洞腹声。
际眉岩电射,绕足涧霓生。
潜怪禅能伏,啼鼯狎不惊。
欲穷前胜处,无路若为行。

京口作

清代章静宜

铁瓮城西鼓角催,扁舟遥自秣陵回。天清瓜步中流见,风起长江动地来。

楚蜀帆樯千里集,金银山寺两峰开。秋光潦倒南游客,落日鱼龙夜夜哀。

丁亥留节翁城,同诸公行长至礼

明代张煌言

几年卧节梦金銮,绵蕞犹班旧握兰。葭管初开周甲子,葱珩重见汉衣冠。

嵩呼恍觉炉香近,海曙还疑扇影寒。惟有臣心冰雪净,誓将綵线续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