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妇

明代戴良

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
芙蓉荡风波,宁有几时好。
犹记东门日,别归方草草。
再拜前致辞,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儿女,恸哭向秋昊。
讵识是生离,积骨白浩浩。
汝归终可安,我去事转艰。
家既异畴昔,去住亦俱难。
况乃毕婚嫁,百费萃兹年。
内方抚群小,外复给上官。
日夜声嗷嗷,孰与分忧煎。
夫妇不同苦,不如寡与鳏。
汝毋母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无终乖,天运久亦还。
岂复长流荡,庶往共饥寒。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放笔三十六韵

当代杨雪窗

念我故庭树,萧索两三叶。零落惊严霜,窜迹迥相别。

浮水下东吴,因风滞南粤。同根骨肉亲,流转生事拙。

于嗟我大妹,抚昔倍凄切。少小辍攻学,劳身岂遑歇。

淮海履风尘,岭峤繁华阅。寸心苦如檗,坎壈向谁说。

即今作人母,弄儿笑生靥。娇婴咿哑语,庶可慰愁绝。

良人况勤朴,厮守谙凉热。小妹本伶俐,慧性乃多黠。

唇舌比枪刀,立身许英杰。既废读书业,颠簸天之末。

鹏城万里馀,淹留市声聒。大道踯躅久,数载尘埃没。

自嫁河南婿,托身何仓卒。城隅住小巷,风雨共饥渴。

去岁诞麟子,怀抱聊可悦。忆我童稚时,羸身衣屡结。

庠序勤窗课,斐然出众列。十六易寒暑,世途转伤蹶。

并州汾水入,化为肠九折。沪渎倚沧海,蓬壶望明灭。

仲则市桥立,东野风梳骨。岁晏囊如洗,异县负诗箧。

大哉九域内,细民供一瞥。卑命等行蚁,偃蹇求其穴。

希冀日以微,筋血日以竭。不见贵者宅,帘卷园亭阔。

翠筱含溪净,白禽飞矫捷。不闻豪家宴,异馔眼中接。

万钱无下箸,玉盘俄尔撤。巨邑独徊徨,浩歌仰明月。

谩思飘飖日,出门对风雪。还顾倚闾人,行行意惨怛。

议狱诗 其三

明代皇甫汸

士师昉自昔,建官表惟能。周方位司寇,秦亦置廷平。

夏谟纪大理,汉景崇令名。正监列群辟,勾检革咸宁。

御世若御勒,佐王诘兹民。

始发建邺登龙江山祠感怀有作

明代周浈

去国思旧游,寻山发幽眺。
遥凌天门石,洸对临海峤。
神关列雄镇,粉堞抱遗庙。
天水远自空,云霞近争耀。
客行始多感,世事纷难料。
同俗岂素怀,趋时固殊调。
既为达士耻,复彼逐臣诮。
尘泪应言垂,江容带愁照。
秋阴散微翳,炎景扇余燎。
行矣庶无欺,忠信将可劭。

奉和王少龄风雨叙怀之作

明代陶益

曾将兰佩别金陵,此际相看意气增。展席定期千日酒,论交翻忆十年灯。

空城暮雨钟声湿,卒岁寒风树色凝。庾信江南哀不浅,独疑萧瑟未应凭。

题汤松年画卷 其二

宋代仇远

紫蜡团心栗玉松,荼蘼香色似同宗。因思弄蕊攀条处,花刺勾人晓露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