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宋代苏轼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秋天 写景 抒情
赏析

  词的上片,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深秋的景色。那苍翠的山色纵横扩展,沾染着长空中的五彩晚霞,湘川的秋风寂静不动,茂盛的菊花正绽苞开放。远处的村舍散落在树林丛中,突然听到晚鸦的阵阵啼叫声,它们正在傍晚飞归故巢。这些秋景的描写,如唐代李白的“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卢司户》)及元曲家白朴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的深秋意象,给人以萧瑟寂寥的艺术感受,这情景会勾起游子们的无限思乡情感。

  在此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的当口,下片立即转入了“梦到故园”的具体描写。苏轼喟叹着说:“离开故乡不知有多少路程了!”于是,苏轼喝醉了酒昏昏欲睡,却在梦中忆起了离别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在梦惊之后贪婪地遥望着西南方的远隔天涯的眉山“故园”,不禁一阵空虚寂寞。此情此景,触目伤神,全词便在那月亮正静静照着江岸千里沙原的怅惘中戛然而止。

  全词即景抒情,如行云流水,“望”字是整首词的“词眼”。先是远望山色,既而仰望空中晚霞,再是近望地上寒花,进而平望远林村舍,最后着眼于南望故园。层层递进,首尾相映。在时间安排上,起自傍晚,终至夜深,表示其思乡之念,悠悠绵长。故其情感自然质朴,又委婉曲折,含蕴丰富,可谓一唱三叹,真堪与杜甫名句“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秋野五首》)的韵味相媲美。此词的主旨是游子思乡的情感抒发,也是与苏轼的淡漠名利的观念相一致。这与苏轼《南行集》诗中的“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初发嘉州》),及“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徬徨”。“却思旧游处,满陌沙尘黄”(《牛口见月》)的诗句情绪遥相呼应。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过却金馆

明代何瑭

却金本是寻常事,凛凛清风只至今。若使仕途贪者少,夷齐名姓亦消沈。

赠匡云上人

明代李之世

莫是前朝释慧远,重来再现比邱身。扫除文字还留偈,了断因缘只剩贫。

莲社几年参讲席,曹溪初渡悟迷津。尘劳扰扰无閒韵,竹院逢师不厌嚬。

咏窗

宋代张继先

无意殷勤遮皓月,有心特地隔红尘。
从兹虚室长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重九日醉中与世弼游华严寺

宋代欧阳澈

拨云来谒野僧家,刮眼秋光望里赊。槛菊凋零金蕊碎,庭花袅娜玉冠斜。

遣怀诗笔摛春锦,破闷茶瓯捧雪花。却笑远公延靖节,何须把盏醉流霞。

玉烛新 乙酉元日

明代梁清标

雪晴开曙早。看遍布王正,条风拂晓。轻烟丽日,椒觞暖、共说丰年佳兆。

春衣儿女,喜得岁、樽前频绕。山中卧,击壤清时,追随牧童村老。

回思当日先皇,正颁赐天厨,云和缥渺。大酺同庆,陪鸳鹭、每近龙颜欢笑。

孤臣无状,此际包容非小。今何幸,放逐沧浪,尚安覆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