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宋代苏轼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赏析

  这是一首听乐词。听乐词由听乐诗发展而来。在包括音乐在内的唐代艺术全面繁荣的背景下,唐诗百花园中出现了听乐诗等新的品种。在众多的听乐诗中,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无疑是其中的精品,自居易的《琵琶行》虽非听乐诗,但诗中片段的音乐描写更为人所称道。宋词在抒情方面固然有自身的优长,而在题材领域却大抵承袭前代诗歌的余绪,听乐词也偶有所见。在东坡词之前,欧阳修的《玉楼春·即席赋琵琶》已开了先例。

  开头一句便以琢玉的音响写琵琶声的清脆,接着以花枝上春鸟的鸣啭写琵琶声的悠扬婉转,又以雹落冰上写其质实沉闷;过片之后,再以弦上春水的流动写乐声的流美,以霜华人拨写乐声的凝重。综合地看,作者以一连串比喻写出了琵琶乐声的变化多端与悦耳动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乐声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是对前人技法很好地继承。自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问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前后相较,同样臻于工妙。

  此外,对主体感受的叙写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也值得注意。这突出地表现为上阕三、四两句:“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座寒。”前一句实际上写出了宴席间听琵琶演奏时如醉如痴的感觉,后一句则渲染了当前的环境气氛:精妙绝人的琵琶声仿佛将湖风惊起,吹到座上,使人感到了一股寒意,——这应当是“冰上雹”的音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与《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一笔衬托相比,也未必逊色。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新月

宋代宋庠

稍傍夕楼明,娟娟底有情。
眉织鬬蛾出,鉤曲误鱼惊。
欲暗犹衔岫,将斜更上楹。
刀头君自晚,莫枉桂初生。

望海朝(汪漕庆寿)

宋代史浩

烟浓柳径,霞蒸花砌,春深特地芳辰。蝶侣斗狂,莺雏弄巧,嬉嬉舞态歌唇。西圃集簪绅。正桂薰兰玉天寿松椿。竞捧瑶觥潋滟,来祝纵怀人。
当年辍侍严宸。有星轺问俗,熊轼临民。康阜政成,蕃宣治美,归休燕处申申。行庆紫泥新。起钓璜国老,东海之滨。屈指重开此宴,应已拜平津。

梅叟移居近巷时遭国恤兼闻皖中兵乱奉柬

清代恽毓鼎

北陆将回律,西城好结庐。乾坤多泪日,岁月杜门馀。

天暖犹存菊,家贫但载书。清风比通老,谁与绘《移居》。

衔恤孤衷耿,忧时两鬓斑。闻君来卜宅,令我暂开颜。

江郡风尘警,霜庭竹石閒。艰虞思智略,肯遂老东山。

古杭感事 其一

宋代王镃

国事彫零王气衰,东南豪杰竟何之。云寒废殿排班石,草卧前朝记事碑。

沙涨浙江龙去远,天宽北阙凤归迟。可怜不老吴山月,曾照官家宠幸时。

惜馀春慢  咏子规

元代刘基

陇水沉沙,巴猿咽雨。泪尽潇湘竹死。多情怨魄,何处飞来,声在万重云里。

肠断行吟放臣,去国佳人,地遥天迩。悄空山,月冷风清,惟见野棠如绮。

记向日、琼户珠帘,樱唇簧舌,吹商呵徵。朱颜尚在,十二阑干,回首不堪重倚。

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巳。到明朝、赢得浮花满树,锦毇霞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