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溪亭

宋代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赏析

  在诗歌中,如果能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诗人的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从思想上受到感染,艺术上得到享受,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造诣两个方面下功夫。林景熙的《溪亭》诗正是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佳作。

  溪亭,指临溪水的亭子。唐张祜《题上饶亭》诗:“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宋李清照《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首联破题。“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乍读起来,似有恬静闲适的印象,细细品味,又觉不然。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所怀有的旧君故国之思,同那种多愁善感的“悲秋”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了解首句所要表达的意图,就会把全篇看成单纯写景之作。只有真正领悟到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才能透过迷蒙的景色去探索诗人的悠悠孤愤和高洁品格。这种破题法,既无“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诗家法数·律诗要法》)的气派,也没有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而是语淡辞婉,直叙其事,于平淡之中留下意馀象外的情韵。

  颔联紧承一二句。“高树月初白”,是说高高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切上联“日暮”。“微风酒半醒”,在微风吹拂之下,诗人酒意初醒,与上联“馀思”呼应。月上高树,周围一片冷清幽寂。当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馀思”萦绕,难以去怀,从其半醉半醒的精神状态,正说明他感慨至深。

  颈联写诗人举止。“独行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如见,“穿”字尤妙。“闲坐数流萤”,独坐百无聊赖,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用一“数”字,更见生动。这两句诗把其复杂的矛盾心情注入形象鲜明的画面,不难看出,其中隐现着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时代乱离的影子。注家评曰:“此联本平,然用‘穿’、‘数’二字,便觉精神振竦,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是也。”足见诗人用字之工。

  末联写景。“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一声声悠长的渔歌,打乱了诗人的冥思遐想,举目四顾,只有远处水面上飘动着一点若明若暗的灯火,此情此景,倍添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通观全诗,以景传情,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寄寓诗人的感慨馀思,情韵深长,颇具特色。

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宾书记自扬归吴门

宋代张榘

一叶黄芦渡渺茫,误随野鹤上维扬。
角声吹断梅花梦,依旧枫湾半叶霜。

哭少游学士 其一

宋代释道潜

江左有豪英,超骧世无伦。妙龄已述作,识造穷天人。

儒林老先生,相与为友宾。客来叩治乱,亹亹披霜筠。

波澜与枝叶,犹足誇后尘。青衫入仕初,十手争扶轮。

孤嘲可敌众,志郁不得信。造物念流落,荐收付洪钧。

干将不许就,中昼如有神。七年投炎荒,日与山鬼邻。

妻孥各异土,相望同参辰。秋风吹黄茅,八月瘴雾新。

回车婴重疠,茕茕无与亲。中原尚杳隔,坟陇怀棘薪。

凄凉浯水头,魂逝归无因。精爽竟了了,挽章见情真。

流传到京阙,悲读闻缙绅。斯人傥不亡,光华国之珍。

彼苍未易晓,三叹鼻酸辛。

次王千户韵

元代何景福

乱山齾齾水粼粼,倚杖旌川试问津。数点落花春事老,一声啼鴂客愁新。

腰缠用尽难骑鹤,意钓投深未获鳞。独有柳营貔虎将,却舒青眼盼诗人。

因凤赞皇平泉草木记有感

宋代姜特立

平泉草木频移主,西雒园池几换人。
但把风花观世界,莫将金石认吾身。

元宫词六首 其六 顺帝

明代杨子器

练槌{艹井}髻紫头绳,金绣云肩翠玉缨。学舞天魔才摆队,长安又领接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