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志楼诗 其三

清代易顺鼎

高山峨峨,流水洋洋。躬耕百年,奉我高堂。左列图书,右侍姬姜。

寄形区中,若存若亡。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答令狐士曹、独孤兵曹联骑暮归望山见寄

唐代韦应物

共爱青山住近南,行牵吏役背双骖。
枉书独宿对流水,遥羡归时满夕岚。

会仙桥

明代李孙宸

倒挂此长虹,时有仙灵会。笑语隔云来,王家兄与妹。

城东废园四章 其一

清代姚燮

托身蝴蝶里,憔悴老王孙。马少花当路,人稀棘满门。

照墙山自媚,蔽树屋先昏。三月无觞社,遗墟感仅存。

一枝花·玉壶金世界

元代刘志渊

玉壶金世界。日月同光彩。仙童为活计、恋风采。觅药川源,日日西南采。收拾归碧海。始结金晶,九变还元不坏。熏透遍身香雾霭。涌出光明大。长生纯体现、傲物外。可去声界惺惺、动静都无昧。一体含融量,括古包今聚散,无*无碍。

海粟松雪酸斋杂书一卷戏题于左

元代张雨

长沙老笔混狂澜,刮耳鸥波点素纨。翰墨风流作三笑,最怜白纻一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