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秋夜

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秋天 写景 期望
赏析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晚来还没见晴,“暗”字气象浑涵,下得精当,不但用浓墨绘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而且使浓重的雨意和渐渐来临的暗夜自然连成一气,一句写尽了白昼到傍晚的天色。这句是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第三句写半夜里风声才停时的情景,“吹”与“断”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从楼头判别风声,就不同于从桐叶上辨别风声了,必定要有相当的风力和呼呼的声响才能听出是“吹”还是“断”。所以这一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这正是欧阳修所写“初淅沥而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秋声赋》)的秋声。这两句全从江楼上的人的听觉落笔,真切地写出了秋声来时江上暗夜中凄清的气氛。这个“断”字还承上启下,带出了最后一句精彩的描写:风停之后,乌云渐渐散开,但尚未完全放晴,月亮已在云层的浅淡之处透出了光明。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出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烘托出半夜风雨之后天色初晴时那种特有的清新和宁静的气氛。“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在结尾处预示出一片雨过天晴的明朗境界。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但如果没有作者对秋意的敏锐感受,便不容易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如果没有精巧的构思和炼字,也不容易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如此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道潜

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浮村人。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后得昭雪,复削发为僧。著有《参寥子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翰林刘孟功侄钟还吴

明代谢晋

君家吴望族,名冠儒林表。自昔我先人,素有通家好。

若翁余同庚,交谊如管鲍。翁也蚤世久,余亦渐衰老。

阿戎能继业,丰姿美年少。赋罢拟扬雄,诗成惊谢朓。

一朝省世父,治装远来到。欲慰十载别,不惮千里道。

再叙骨肉情,重讲家庭教。谈话每宵分,尊卑惬怀抱。

昨承访蓬荜,出迎双屐倒。从容问答间,寒威顿除扫。

高门产麒麟,吾侪亦光耀。正欣接吟席,又复理归棹。

草色瀛洲新,莺声上林早。相送出都门,春江波浩浩。

二月十二日偶成

宋代洪炎

金溪东行二十里,高即登山下临水。乱山中断水横流,水际招提对山起。

丹青像设半泥涂,野僧一饭无钟鱼。散策闲寻笋蕨芽,密林时逢桃李花。

应制赋听松

明代释宗泐

石榻坐来久,松涛万壑声。轻扬同梵呗,细奏学龙笙。

不独回禅寂,犹能悦圣情。莫归还在耳,魂梦亦须清。

减字木兰花

宋代贺铸

簪花照镜。客鬓萧萧都不整。拟倩东□。化作尊前入梦云。
风香月影。信是瑶台清夜永。深闭重门。牵绊刘郎别后魂。

江岸舣舟图

金朝赵秉文

远村树如荠,近岸舟如月。孤舟泊沙尾,危樯见木末。

前山景色佳,日暮凉风发。时有渡头人,萧萧吹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