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宫怨

唐代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赏析

  历来写宫怨的诗大多不着“春”字,即使是写春宫之怨的,也没有一首能像杜荀鹤这首那样传神地把“春”与“宫怨”密合无间地表现出来。

  前两句是发端。“婵娟”,是说容貌美好。宫女之被选入宫,就因为长得好看,入宫以后,伴着她的却只是孤苦寂寞,因而拈出一个“误”字,慨叹“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于濆《宫怨》)。此刻,她正对着铜镜,顾影自怜,本想梳妆打扮一番,但一想到美貌误人,又不免迟疑起来,懒得动手了。上句一个“早”字,仿佛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说明自己被误之久;次句用欲妆又罢的举动展示怨情也很细腻。这两句在平淡之中自有自然、深婉的情致。

  三、四句用的是流水对,上下句文意相续,如流水直泻,一气贯注,进一步写出了欲妆又罢的思想活动。“若为容”是“怎样打扮”的意思,这里实际上是说打扮没有用。宫女说:“既然被皇上看中并不在于容貌的美好,那么,我再打扮又有什么用呢?”言外之意,起决定作用的是别的方面,例如勾心斗角、献媚邀宠等。

  五、六句忽然荡开,诗笔从镜前宫女一下子转到室外春景:春风骀荡,鸟声轻碎,丽日高照,花影层叠。这两句写景,似乎与前面描写宫女的笔墨不相连属,事实上,仍然是围绕着宫女的所感(“风暖”)、所闻(“鸟声”)与所见(“花影”)来写的。在欲妆又罢的一刻,透过帘栊,暖风送来了动听的鸟声,游目窗外,见到了“日高花影重”的景象。临镜的宫女怨苦之极,无意中又发现了自然界的春天,更唤起了她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景中之情与前面所抒写的感情是一脉相承的。

  “风暖”这一联设色浓艳,《诗人玉屑》(卷三)把它归入“绮丽”一格。风是“暖”的;鸟声是“碎”的──所谓“碎”,是说轻而多,唧喳不已,洋溢着生命力,刚好与死寂的境界相对立;“日高”,见出阳光的明丽;“花影重”,可以想见花开的繁茂。绮丽而妙,既写出了盛春正午的典型景象,反衬了怨情,又承上启下,由此引出了新的联想。

  眼前声音、光亮、色彩交错融合的景象,使宫女想起了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荷叶、罗裙,一色裁成,芙蓉似脸,脸似芙蓉,三人一队,五人一群,溪声潺潺,笑语连连。“越溪”即若耶溪,在浙江绍兴,是当年西施浣纱的地方,这里借指宫女的家乡。这两句以过去对比当下,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此时的愁苦,使含而不露的怨情具有更为悠远的神韵。诗的后四句虽是客观的写景与叙事,然而揭开字句的帷幕,却可以听到宫女隐微而又极其伤痛的啜泣之声。

  从诗的意境来看,《春宫怨》似不只是诗人在代宫女寄怨写恨,同时也是诗人的自况。人臣之得宠主要不是凭仗才学,这与宫女“承恩不在貌”如出一辙;宫禁斗争的复杂与仕途的凶险,又不免使人憧憬起民间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与宫女羡慕越溪女天真无邪的生活又并无二致。它不仅是宫女之怨情,还隐喻当时黑暗政治对人才的戕杀。

  这首诗以“风暖”一联饮誉诗坛,就全篇而论,也是一首意境浑成的好诗。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潘叔治题刘道士房画薛稷六鹤图六首 其一 啄食

宋代梅尧臣

穷年见俛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板桥客夜

明代吴与弼

达得浮生去住轻,江楼遇夜旅魂清。远书作罢孤灯静,霜月凄凉雁数声。

次韵顾孟仁游云洞之作

明代林弼

端居感流序,跃马城东道。卉木竞华滋,山水政清好。

于焉息尘营,聊复事冥讨。细泉响岩窦,幽禽啭林堡。

凭高一长啸,坐觉天地小。登临二三友,况复富词藻。

侧塞林中花,丰茸原上草。物情方向荣,乐事当及早。

古来贤达士,阅世犹昏晓。岂无大药资,弱流隔蓬岛。

所以日饮酒,愁肠顿如扫。忆昔雪斋翁,故山早投老。

风磴游目多,云龛容膝少。人归山寂寂,空宇尘渺渺。

念此重踯躅,凄然乱怀抱。人生若山水,繁沃倏枯槁。

深谷尚为陵,大陆乃成沼。尘迹当焉如,而不终杂扰。

浩歌振林壑,大白浮颢颢。毋令磊磈胸,徒自婴苦恼。

沧波复东注,白日忽西倒。帝乡邈难期,征帆送飞鸟。

安得凌风翰,肃肃升苍昊。

和石翁赠郑通政云山吟

明代庄昶

云苍苍,水悠悠,青山万古人白头。华山老母一渴睡,天地枕席今未收。

尘缨自濯已堪喜,敝屣既脱何足留。河图凤鸟至不至,仲尼已没无人愁。

嗟乎仲尼已没无人愁,乾坤谁解生民忧。羲文尧禹正今日,千年治道还西周。

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

当代朱德

庐山真面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
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