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制布裘

唐代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赏析

  白居易主张诗文“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又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既不为艺术而艺术,又不为自我而艺术。诗中反映出他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激动人心。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白居易自谦称)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这两句可视为白居易的抱负和志向,也可视为他希望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处世哲学。这是古代正直的、欲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

  作品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它表明,两位伟大诗人的博爱情怀都是一致的。宋代黄澈在《巩溪诗话》中曾对两诗的优劣进行了论述。其实这大可不必区分优劣。两人都是面对自我处境的一种超越,只不过老杜并未愁苦于个人饥寒、白氏并未沉溺于个人饱暖而已,皆为难能可贵。无论自身寒暖,诗人心中念念不忘、重重忧虑的都是天下百姓。

  作品艺术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写的是“稳暖”,实质写的是“仁政”。或者说,“稳暖”只是其写实,“仁政”才是其虚拟,即意象创造。白居易在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被任命为河南尹,辖区就是洛阳城。后来,他又写了一首内容相近的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中写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样表达了他的爱民激情,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仁政”理想。他在《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中说得异常明确:“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此裘非缯(古代丝织品总名)亦非纩(细丝绵),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唐制:经五次考绩才可转官。意谓任满),与君展覆杭州人。”显然,白氏所谓“裘”,实乃“法度”、“仁政”的一种象征。不管是“盖裹周四垠”,还是“都盖洛阳城”,均要实施“法度”、推行“仁政”。作为封建官吏,他要维护的当然是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也给平民百姓带来一定益处。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

宋代苏德祥

学就书闻在道林,几年辛苦用身心。
九霄雨露酬知早,百首风骚立意深。
青白野云闲里卧,古今碑碣醉中寻。
因何负此多般艺,可惜教师鬓雪侵。

南乡子 二月二十八日君美弄第二雏,仍(仍

元代宋*

凌云,赋此以赠头玉太硗硗。江夏无双世胄遥。好是三生仙骨重,丛霄。曾侍玄君绛节朝。咫尺趁扶摇。直上鹏程挹斗杓。他日挥毫能作赋,飘飘。学取成都

次韵吴提句重九

宋代释德洪

朝来多爽气,拄笏望西山。看君此标致,合在台阁间。

赖有宗之辈,文字相往还。遥知醉九日,红潮生玉颜。

嗟予抱瘴痾,古寺长闭关。亦复把霜蕊,行嗅赏馀闲。

琢诗偿清境,索句常苦艰。爱君吐云词,端为破天悭。

气胜起疲堕,语妙镌老顽。正当作小字,明窗写斓斑。

春日过山家题罗帕

元代郭钰

冰丝缕缕系深恩,青鸟飞来每断魂。留得蔷薇香易灭,只从灯下认啼痕。

桂之圃歌

明代霍与瑕

桂之圃,多仙翁,行年八十今桂峰。翛翛鹤发何丰容,一局烂柯云水东。

复有意泉公,七十逍遥颜且童,八月秋清天微风。

万里无云银汉浅,仙郎槎泛月华中。折取一枝香满手,春来持献大明宫。

宫花仍插鬓,碧桃红杏露华浓。承恩远宰桂林邑,仙才吏治两称雄。

意翁寿诞白云下,斑斓之舞路无从。山高水远托归鸿,锦袍千里寄山龙。

羽客称觞琥珀红,箫笙缭绕彻长空。桂坡老,勉斋公,两两各扶筇,来入桂花丛,商歌一曲落梧桐。

看看桂子秋香发,与君游遍广寒宫,阊阖千门万里通。

桂之圃,多仙翁,千秋百岁南斗下,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