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翼之士钝如锥”有何典故?

此句出处甚多,但最早的出处只有王隐《晋书》卷六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后人多有转载和记录。但只能以王隐的《晋书》为宗。其上下原文如下:

  时梅陶(东晋人物)及钟雅(东晋人物)数说余事,纳(东晋人物,祖逖的同父异母哥哥)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槌。”雅无以对。卒于家。

  祖纳说的意思是:你汝州,颖州的人像锥子一样锋利(狡诈,精明),我燕赵地区的人像铁锤一样坚硬(性情敦厚,一诺千金,好结朋党,其相赴死生),用来砸你的锥子,可谓无坚不摧。

  古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近代翻版——“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燕赵地区的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可见一斑。这里的“狗腿子”不是贬义,而是对“忠诚、一诺千金”的另类注解。自古,是因为燕赵区域自古以来都存在的“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精神传统,这是为燕赵所独有、而为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 《史记.刺客列传》和古小说《燕丹子》中说荆轲刺秦王时,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称荆轲 为变徵之声,复为羽声,悲歌慷慨,士皆 怒发冲冠。荆轲明知此行不可为却勉为之,高渐离明知道其一去难还仍放歌相送。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概括。富足的地方产生富足的文化,如所谓大国之风;卑弱的地方产生卑弱的文化,如燕赵悲歌。燕赵悲歌是怎样产生的?燕赵认为,在燕太子丹和荆轲之间有一种契合, 二人的地位、作用不同,而又缺一不可。宋代袁褧《风窗小牍》说:“有燕丹而后有荆轲也。”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完成了燕地文化由苦 寒、局促、卑弱而产生出的激变,就形成和升华了慷慨悲歌的文化风格。袁褧说:“秦威太赫,燕怨太激,威怨相轧,所为白虹贯日,和歌变徵。”可谓能理解燕赵 文化慷慨悲歌的真意。

  附一贴:
  燕地有翟村,其西南一隅地势下洼、泉水潺潺,在那芦苇和垂柳的深处,有一座石板桥,名叫豫让桥。据传这里是战国时期义士豫让刺赵襄子的地方。
  豫让是晋国人,晋国大臣智伯非常尊宠他,称他为国士。智伯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说:“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他就改名换姓,躲在赵襄子分封的邢邑以待时机。
  一次他携带匕首,藏在襄子的茅厕中,意欲行刺,被赵襄子发现了。襄子念他忠于故主,是忠义之士,就把他释放了。豫让决心再次行刺,就遍体涂漆,引起满身疮 疖,口中吞炭,破坏了自己的嗓音,灭须去眉,改变了自己的容貌,只身潜潜在邢邑之北的芦荡中。有一天,襄子骑马到这里巡游,豫让便藏在板桥下。马到桥头, 蓦地惊叫起来,襄子惊呼:“必是豫让行刺!”手下卫士搜索桥下,果然是他。襄子说:“过去你也曾投奔过范氏,后来又投奔智伯,为何单单忠于智伯,给他卖 命?”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手下,他们以平常人待我,我所以用平常人的态度对待他们;至于智伯,他以国士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壮举回报他。”襄子叹 息了一声,流着泪说:“念你是忠义之士,第一次杀我,我不忌恨,把你放了。这次你又来杀我,我怎好再放你呢?”豫让知道赵襄子是一位宽宏大量的贤明君主, 便对襄子说:“我听说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过去你宽赦我,天下没有不称赞的。今天我罪当处死,只请求把你的衣服用剑砍几下,以满足我为智伯 报仇的愿望,我便死而无憾了。”襄子即脱下衣传给豫让,豫让奋起举剑,跳起来连砍几下,大呼一声:“我可以到九泉之下向智伯回报!”说完就伏剑自杀了。
  豫让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成为“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清代诗人陈维崧路经邢州时写了一首《南乡子》道“秋色冷并刀,一派 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