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汉唐走来美文

  京都,日本的千年古都,最初效仿我国洛阳和古长安的格局建造。今年樱花时节我造访了它,几处剪影,显现其樱花之盛和汉唐遗风之浓。

  

  漫步京都街头,不禁令人想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那种山外有山、寺外有寺的感觉特别强烈,因为古刹之繁多,似乎总在街头的随意一个转角忽然出现。似飞翼状的房顶和屋檐灵动而优美。古朴典雅的庙宇中几枝盛开的樱花越过墙头、探向行人,清风徐徐,花瓣轻轻飘落。晨钟暮鼓,送走一个个白日黄昏。

  只见到处都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亲近大自然的木质构造,砖块的路,瓦盖的房顶,四角檐朝天一炷香的佛塔,还有那街头、店铺、寺院、神社门牌上的大量汉字……这一切几乎都沿袭了唐朝的风格。

  位于市内音羽山腰、始建于778年的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庙,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这座日本国宝级文物是由唐玄奘的第一位日本弟子慈恩法师开创的。其正殿(本堂)建在悬崖边,前部是悬空的“舞台”,离地50多米高,只靠139根大圆木柱支撑。一个浩大的工程,一个不用铁钉、结构巧妙的奇迹工程,令人叹为观止。

  为一睹古寺风采,我早早地上了山。只可惜为迎接2020年奥运会,清水舞台正在整修、被黑色保护网全覆盖而使游客止步。否则人站在舞台上,既可远眺京都市容,又可欣赏寺内外美景:那一年四季春的粉樱,夏的绿树,秋的红枫和冬的白雪。

  不得已在本堂外稍作停留后,走走长达13米的木制古朴走廊,然后沿着清水舞台后面石阶下去。那儿流泻着三股常年不断的“音羽瀑布”,清水寺也因此而得名。

  拿起木制长柄勺子,舀上一勺代表健康长寿的“延命水”喝下,带着清凉爽口有点甜的满足下得山去。

  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在蓝天白云樱花的映衬下透着春的气息与生机。一拨又一拨的游人与我逆向而行,指向清水寺。迎面忽见一位中年女子停步向我动问:“侬是上海来的伐?我来搭捺两嘎头(我来给你们两个人)拍照吧。”说毕拿过我的手机,一边指挥我俩摆姿造型,一边“咔嚓、咔嚓、咔嚓”。

  照片中与老两口相得益彰的是它的背景——灿烂樱花掩映下四角飞翘的唐式建筑三重塔。这三重塔像极了上海松江方塔园中的四方形“兴圣教寺塔”,方塔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建造传承了唐代风格。

  望着她匆匆离去追赶同伴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谢谢你!亲爱的同胞,我会时常记起你的。”

  跨出景区的红色山门,便慢慢徜徉在石板铺就的小巷里。依山而建的一大片古老木屋曲曲折折,两旁是出售各种纪念品的小铺。渐渐地住户、私人诊所等宅门出现了,门前停靠着的汽车或自行车都一尘不染。小花圃内花草繁茂,依墙的垂枝樱花枝条倒挂,随风舞动,婀娜妩媚。以黑白为主、简洁素雅的小庙宇也出现了,一块刻有“石體寺”的石碑后面的门框上“洛阳十二支妙见”的字样吸住了我的目光:洛阳!京都的旧称就是洛阳呀,当时还划分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区呢,果真是我们大唐洛阳之再造!我不由得兴奋起来。

  颇费思量的是一个厕所门口墙上赫然写着的“东司”两字。一队台湾观光客的路过解开了谜底。他们的导游指着墙上说:“唐代禅林东序之僧所用的厕所称东序,到了后世成为了厕所的通称。”

  若不是穿着T恤的游人映入视线,真的好像已穿越来到千年之前的唐代开元盛世。

  

  转辗乘坐了各路公交、地铁,今天来到樱花列车站。处处都是排队候车的乘客,但只见安静、有序、礼让,不见嘈杂和拥挤。时见化着淡妆的老年妇女上车后优雅地坐在专用座位上,静静地等候车开。

  嵯峨野小火车在漫山遍野的樱花丛中缓缓穿行,眼前掠过的景色如梦如幻,低头忽见脚下保津川内一条回程的小船在河水中打转,一次体验,终生难忘。

  小火车直达岚山景区。山上樱花盛开,犹如被晕染的一幅幅水彩画。山坡上满是百年树龄的樱树。历史遗存、时隐时现的古建筑和山间夜趣参差交汇,别有一番风味。

  景区内的天龙寺位于京都五大禅寺之首,寺院建成于1339年,如今也是古都17处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

  寺外虽然能看到门庭廊道,但就是找不到入口,绕了一周才来到一个精致的石门,进去必须在此脱鞋存放。

  坐在这将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禅宗的玄妙融为一体的回游式庭院的殿外长廊上,近处清澈的曹源池、红色的垂枝樱和远处的岚山尽收眼底,暖风徐徐,落红阵阵,流水潺潺,好一派仲春风光。

  起身转至寺内百花苑,园内群樱荟萃:染井吉野樱、八重樱、垂枝樱各展风姿,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里樱白纱”也露出纯白洁净的娇容。一切都是静静的美好。

  享受这静静美好的时刻不可忘记“京都的恩人”建筑大师梁思成。就是他,在二战时期盟军将要对日本本土进行地毯式轰炸之际,力谏美军不要轰炸京都、奈良等地的宫殿、城墙及寺院,使得京都1600多座寺庙和400多座神殿等古建筑免于战火,完好保存。当美军一个上校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时,梁却认为,虽然他也有强烈的国仇家恨,但经典建筑不仅是民族的,它们属于全人类,一旦炸毁,将无法补救。梁大师说得对: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梁先生此举真可谓“眼光决定胸怀,胸怀决定人格的高低。”

  整个岚山地区是以横跨在桂川上的渡月桥作为中心的。看渡月桥头挂着的明细牌匾,才明白原来电影《妖猫传》中那位在唐朝为官的空海和尚,其本人与在日本开山建寺造桥并发明了片假名的弘法大师同为一人。

  渡月桥下,岚山桂川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桥旁千株樱树枝头缀满花朵,远远望去,似“绯红的轻云”飘浮天空,风过处,落英缤纷,满地锦绣。

  顺着渡月桥的散步道,沿河边走到岚山公园,又见公园内成片的樱树林,其中山樱和垂樱更为壮观。

  “岚山渡月”,正是著名的京都八景之一。

  

  大凡具有共性的东西,一旦量足够大,就会造成非凡的气势。哲学之道上铺天盖地的樱花就使得这条樱花小道具有了一种震撼力。

  这里是京都最浪漫的步行道。长约2公里的溪边小道连接着京都东山北部的南禅寺、永观堂、法然院和银阁寺四座名刹以及熊野若王子神社。小溪清澈见底,水流不息。河道两旁的“关雪樱”正盛开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沿着潺潺水道,樱花铺开了一个粉色的世界。两旁是依山而建的民居,比邻而居的街坊小店。偶有几座小桥横在溪上,桥下溪水里鸭子和锦鲤在欢快地游动。“樱花隧道”灵动的河水和古朴肃穆的庙宇一起,把京都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这静幽的所在深深地吸引了著名哲学家、京都大学哲学教授西田几多郎。他曾经流连于此地,常常散步、沉思,并产生了后来他的著作中多种观点的灵感。人们知晓以后,“哲学之道”由此被命名。

  我站在小桥上,放眼望去,蓝天之下布满河道的樱花似粉红与嫩白的云朵。低垂的樱枝则几近水面,姿态优美。微风吹过,红白花瓣纷纷飘落水中,荡漾开去,落花流水,逝者如斯!

  游人很多,但大多步履轻轻,低声细语。有三三两两身穿和服、撑着小伞或挽着手袋的女孩经过,小步轻快地走在小路上。间或有女子脚踩木屐,“笃笃笃”地敲打路面,于静幽中添一清脆。

  目送倩影之渐行渐远,思绪也穿越了朝代:“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宝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成型……”

  我漫步于“哲学之道”上,不知不觉心绪也渐渐平复、沉淀了下来:“远离喧嚣、归于平静、学会沉思、升华精神品格”,不正是一条通向晚年的幸福之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