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泥小人亮起来的教育随笔

  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喜欢并热衷于用彩泥捏出各种造型,给它们起名字、把它们组合起来讲故事,我们也很支持。但制作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不满足于这些了,开始产生了新的想法,想要制作作品展示台。最初,他们把废旧的纸盒横放,成了一个简易的作品展示盒,把作品直接放在里面。

  我想让盒子亮起来

  一天,旭旭欣赏着自己的作品,突然对我说:“马老师,我的小人放到盒子里变得暗了,看不清小人的表情,您能不能帮我在盒子里放一个小灯呀?”

  我问他:“小灯?什么样的?怎么放呀?”

  琪琪说:“我帮你在盒子里画一个吧!”

  旭旭不同意:“不好,那是假的,小人的表情还是看不清楚呀?”

  “那就只能用真的电灯了,就像我家酒柜上面的展示灯一样,一开整个柜子都亮了。”妮可说。

  当时我的脑子飞速运转,作为老师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想法,可是要给一个废旧的盒子安装上像酒柜的装饰灯,我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我想等待也许会有惊喜,于是我说:“马老师也在想呢,怎么样能让展示盒亮起来,让小人的表情看清楚呢?”

  “要用真的小灯泡才行呀。”旭旭补充道。

  小灯泡?我马上想起了科学区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就问他们:“要用到小灯泡,我们班哪里有小灯泡呀?”

  旭旭飞快地跑到科学区取来了电路说:“老师,这个行吗?”

  孩子们的尝试又一次开始了。

  我鼓励他们:“试一试才知道。”

  怎样给盒子装真灯泡

  第二天,那几个孩子如约来到科学区,旭旭很快在盒子外面连接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小灯泡顺利亮了起来。

  一阵笑声后,妮可说:“展示灯应该在盒子里面。”显然,妮可昨天回家观察了爸爸的酒柜。

  孩子们马上从美工区拿来了胶棒,将灯泡座粘在了盒子的里面,但是孩子发现灯泡座太沉了,胶棒粘不住,换成白乳胶也不行,最后用双面胶成功了。孩子们高兴地拿来自己做的小人、滑梯和秋千,要摆进展示盒里去。没想到盒子的大部分空间被灯泡、灯泡座、电线和电池占据了,小人根本站不起来,其他大部分东西也没有地方放了。孩子们向我救助。

  我再一次将问题抛给了孩子,同时也期待着他们的反应:“妮可,你家酒柜里的灯泡放进去了,那酒还有地方放吗?”

  妮可马上说:“对,没事,旭旭,我今天回家再看看我家的酒柜,明天肯定就行了。”旭旭也爽快地答应了。

  离园的时候,我将两个孩子这几天的活动告诉了妮可的妈妈,请她支持妮可回家观察酒柜。

  第三天,两个孩子又来到科学区。妮可说:“我昨天回家看了好半天,我家酒柜的灯泡在一个洞里,电线什么的从洞里伸到外面去,不占酒柜里面的地方。”

  旭旭提议:“咱们也把盒子弄个洞洞吧。”

  两个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厚厚的纸盒上掏了一个洞,将小灯泡向下插进洞里。

  接通电路后,灯泡在盒子里亮起来了,电线和电池成功地留在了盒子外面,两个孩子兴奋地叫了起来。

  过了几天,妮可的妈妈告诉我:“妮可回家非常兴奋地和我讲,在幼儿园做了一个像家里酒柜一样的展示盒。刚开始,我只是觉得孩子通过努力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作品,但是这几天,我发现妮可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小的改变。以前,她会依赖我们家长做事情,现在要求我们帮忙的事情明显少了,在我们想帮助她的时候,还会对我们说‘不用,我自己弄’。昨天,妮可奶奶说‘她养的花总是死,怎么也养不活’的时候,妮可居然对奶奶说‘奶奶,您别着急,不要放弃,只要您想办法再试一试,就一定可以把花养活’。我真的是小看幼儿园的活动了,一个小小的活动居然改变了孩子的习惯,我相信妮可有了这样不怕困难的学习习惯,以后上小学会很顺利的。”

  旭旭、妮可这几天的探究让家长惊讶,也让我很惊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为自己设定目标——“给展示盒装真的灯泡,让它亮起来”。

  他们没有被这个有难度的目标吓倒,敢于尝试,不断调动已有经验,甚至主动丰富新经验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他们不仅自己能够持续努力,坚持自己的目标,还能互帮互助默契合作,一起分享目标实现后的成就感。孩子们真的很棒!

  摘自:《幼儿教育》2015.09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