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之子常茂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

评书《明英烈》中对常茂评价颇高,其功绩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

常茂,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长子(次子常升、三子常森),明朝政治人物。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他是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

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朱元璋命其跟从大将军冯胜征讨纳哈出。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

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尽管历史上的常茂功绩远不如其父常遇春,但评书《明英烈》中对常茂评价颇高,其功绩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

书中描述:“常茂,自称茂太爷,常遇春之子。使禹王槊(就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太保李存孝的那种兵器——编者按),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雌雄眼,纵横天下,少有对手,即使碰到几个势均力敌的,肚子里也会冒坏水,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完成统一后,封孝义永安王。

扩展资料

常茂的争议点源于《明史》与《明英烈》完全不同的记载。在《明史》中,记载“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这句话的意思是,常茂因为享受常遇春的功劳,被封为郑国公。而在评书《明英烈》中对于常茂的评价颇高,其功绩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常遇春,书中写到:“常茂,自称茂太爷,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雌雄眼,纵横天下,少有对手。”

按道理来说,后人应该相信正史,而不应该相信评书。但是如果正史中出现了问题,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在《明史》中明确记载,常茂是明朝开国第三功臣,其地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被剥夺爵位,暂且不算)。

即便常茂真的只是继承常遇春的功劳,也不应该排名如此之高,李文忠、汤和、邓愈等人都在他之下。更不会另赐封号为“郑国公”,顶多也是继承常遇春“鄂国公”的封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