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手写板写稿的作者散文

  你相信吗?一个山区农民,用不到三年时间,利用空闲时间,用手写板在电脑上写下近四十万字的散文,二百多首诗。切记,是用手写板一笔一划写的啊!

  反正我信,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年过花甲的农民,还作务【方言:意即耕种】了十多亩麦子。

  我原在县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单位上班,大前年退了下来,一直爱好文学,闲了也喜欢写写划划,也爱参加县上、市上的文学写作活动,一来陶冶一下情操,二来也可以提高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次,市上举办活动,我有幸应邀参加,散会后,有一位老师向我打听道“听说你们县有一位一直用手写板写稿、发稿的老师,你知道吗。”

  我摇摇头说道“我县作者多,不清楚。” 说完我就走了。

  上午在餐桌上吃饭,众位老师谈笑风生,互相介绍、交流。我旁边坐着一位市上的老师,他在知道我的住址后,又问我“你们县上有个老师,听说上了年龄,常用手写板写稿,写的还不错的,你知道吗?” 他这一问,我不由得脸红了起来,这是第二个老师问我。我想,我们那个小县,常写作的就那些人嘛,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市上、其它县人都知道,而我作为县上一位常活动于文坛的人来说,一点都不清楚。

  回来坐在车上,我眼前慢慢的放着电影,班车风驰电掣的向前跑着,路旁树木一闪而过,大片大片的田块在班车行驶中唰唰流失,车内的乘客,在班车的摇晃下,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在看手机,有的交头接耳闲聊。唯独我,思想上老想着这位老师是谁,所有爱写的作者,文学爱好者在我眼前一一闪过。

  我常用拼音打字,但我知道,用手写板写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错别字多,更重要的是慢,是谁上了年龄,用手写板写稿。又一想,这位老师听说还上了年龄,能用手写板写文章,可能对拼音不熟练,或者说一点儿都不懂。那么,他能用手写板坚持写,其精神可嘉,并能得到外县和市上老师的关注,是件好事儿。

  突然,我想起了一个人,是他,绝对是他,他表面看来有五十多岁,不太言谈,上两次县上搞活动,他都坐在最后面不显眼的地方。

  人常说“一个人一个性,一个麦一个劲。” 有人爱说话,说起来滔滔不绝,水土都泼不进去。有人不爱言谈,半天吐不出几个字来,只爱默默无闻的实干。这个老师嘛,可算个中间派,给我第一感觉,既不张扬,也不善谈。

  我认识他是在一次活动中,那是作协组织一次采风活动,在会议上相互介绍才知道的,后来偶尔在网站上看到他的几篇文章,但印象不是太深,也就一闪而过。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又是几个月过去了,由于上次文友问起过这位老师,我这几个月来,时不时留神关注着他,也时不时从网上见到他的几篇文稿,细细品读,虽不是十分成熟,但他的文稿有个最显著的特点,语言丰富,底气十足,大众化、口语话,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我抱着好奇心理,从侧面打听了一下,他近几年来,不会拼音的他,一直坚持用手写板写文章,并且收获比较大,发给许多大网站都审查发表了。我还时不时听文友讲,他在报纸上、刊物上偶尔还发表一些散文、诗歌,有些还竟获了奖。

  “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他到底咋样,我抱着好奇心理,其实也想见识见识这位所谓的“手写板”老师。

  我没费多少事,就托人找到了他的电话号码。

  我决定抽空,去拜见拜见这位手写板大师。向他学习学习,好好交流一下。

  一日,春雨过后,万里无云,小草头顶雨露,大田地里麦苗也顶着珍珠般水珠,大塄上一朵朵迎春花的开放着,像出水的芙蓉,将这美丽的春天衬托的格外神秘、好看,一对对鸟儿也叽叽喳喳的从天空飞过。我想天刚下完雨,去地里干不成活,说不定这位手写板老师在家,我就掏出手机,问清了路线,约定了时间,前去拜访。

  走在他家门口,他早就在门外迎接。

  他家在街道中央,举目望去,宽畅、干净的水泥街道,一排排路灯,还有门前的花坛,诱人眼球,许许多多花坛内人工栽植的花草,默默装扮着整个街道。看起来分外妖娆,花的芳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只听这位老师说“他们村被市、县定为建设美丽乡村先进村,多次受到表彰奖励,他写的稿件也被上级采用。”

  进屋一看,前面一层半大房,后面二层半楼房拔地而起,院子收拾的干净利落,院中间一棵核桃树,开出了长长的花絮,绿绿的小叶片,给小院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

  他把我带进他的卧室兼书房、电脑房,举目一看,三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被他打理得头头是道。这位老师告诉我,他老婆在西安哄孙子好几年了,他一人在家,炕上收拾的整洁,书柜中书分各种类形摆放整齐,一个老式沙发和茶几占去了房间的一角,一台电脑摆放在一个旧式电脑桌上,又占去了房间一角,电脑桌旁,一个台灯,电脑正中下面放着一个层板,层板上放着一个鼠标和手写板。

  房间虽看起来有点寒酸,但他对我说这房间,没有其它干扰。原来他住前面装修过的房子,因面临正街,车来人往干扰大,不利于写作,所以他就搬进这小屋子了。

  当问起他咋样用手写板写作,他滔滔不绝,像开了闸的洪水,向我诉说着。

  原来他上小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没学好拼音,所以对拼音一窍不通,上中学后,虽然学习成绩优秀,无奈又碰上运动,高中停招,他只好回乡参加农业社劳动,以后自学看书,写些小文章。

  他对我讲,儿女都已结婚生子了,老婆在西安哄孙子,近几年来不知怎么鬼迷心窍的又恋上了写作,用别人的话说已“走火入魔。”了。原来在纸上写,随着时代信息的发展,电脑写稿,网上投稿,他又钻研起了电脑、智能手机。

  当时一台好的电脑一万多元,一般都七八千元左右的电脑年代,对这位农民来说望而生畏,他现有的钱,连网线都拉不起,他一人在家,苦思冥想,爱好写作的本性,激励着他,好像一团火烧着他,他卖掉家里的麦子,跟谁也没商量,就去宝鸡电脑城托人花了一千多元,买回了一台只能写写文章的二手电脑。

  电脑买回,他又找人拉网线,这又要花钱。

  这时,虽然没有钱的他,倒不是担心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电脑操作,他找村上的中学生、高中生、回乡探亲休假的干部请教,虚心向人家学习。

  一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叫人安装调试完毕电脑,想写文章,又不会拼音,这虽然是他意料之中的事,这也难不住他,他又买回了手写板。

  这回真是如鱼得水,自从调试好电脑、手写板功能,他夜以继日的在电脑上操作,他也叫人设置了联想诗组,有些不懂的地方,他记在纸上,等积攒够一大堆问题,再请教老师一一解决。

  我听着听着,呆呆的望着这位老师,我上下打量着他,像重新认识他一样,像听单天芳评书一样的吸引人,那字字句句包涵着心酸的泪水,包涵着令人想象不到的酸、辣、苦、甜。

  他为的什么,难到这文章真是字金句银吗?难到它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只听他又说到,这是他的爱好,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会打麻将,就爱写写文稿,胡乱划划。自电脑安装起三年多来,不管春、夏、秋、冬,他常常写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有时到一二点,第二天又要下地干活。截至目前,他已用手写板写出了近四十万字散文、二百多首诗歌,有些诗歌、散文还获得省、市奖。

  由于用手写板写作,错别字较多,这是他最头疼的问题,他写出后,常发给其它老师让改改错别字,现在他已用坏了三四个手写版。

  啊,用坏了三四个手写版,写了近四十万字的散文,二百多首诗,我又一次吃惊,全身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我又一次显入了回忆之中,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手写板作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