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三篇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 篇1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收到了南京师范的音乐班入学通知书,那时我对美好的未来展开了无限憧憬。如果能够分到县城单位就上班,如果分不到县城单位就到南京师范就读音乐班。记得那一天我在家里的院子里玩得正欢,爸爸把我叫到身旁,抚摸着我的头说:“妮子呀,南京师范咱不去上了,家里弟弟妹妹多,负担也重,关键是等你毕业了谁能确定包分配呢?县城单位咱也进不去了,竞争太强,乡镇没什么不好,工资都一样,现在能有个工作已经不容易了。”听后我泪流满面的大喊:“爸,乡镇我不去,我要到南京师范学音乐去。”爸爸态度很坚定:“学别上了,工作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将我的音乐书,钢琴琴谱装统统撕掉,我想以后再也用不着他们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弟弟妹妹的未来也是让爸爸比较头疼的事情,我不能再在他的肩上狠狠地压一压,再给他一副沉重的担子,他又何曾不想让女儿继续进修呢,他又何曾不想要女儿带着微笑到喜欢的地方去尽情工作呢。

  后来我多次泪流满面地挂断了班主任希望我继续求学的电话,也挂断了我想学音乐的梦。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多想到南京师范求学,与音乐结一辈子的缘!多想在鸟鸣婉转的清晨,在蝉声四起的午后,在冻雨敲窗的黄昏,在漫天雪舞的长夜,一个人在大学的音乐长廊里穿行,享受那被音乐包围的感觉。

  那段时间,为了躲避同学们的好心的询问,我很少接他们的电话,我想他们有的一定分到很好的学校,有的一定又到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我呢,哎

  后来接到了镇领导的电话,让我马上到学校去报到,来到了大沙小学,王亮校长带领我们新毕业的几名老师参观了学校,让我没想到的是大沙小学的每一间教室都是那么窗明几净,文化氛围很浓,每一位老师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上的课精彩,他们写的字漂亮,让原本以为自己是最棒的我羞愧至极。

  王亮校长说:“英妮呀,你就带一年级的语文课吧,担任班主任,把一年级学生带好了,那么教学对于你来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了。你回去和家里人说一声,明天就来上班吧。”

  于是,我成了我们大沙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与语文教师,我想:“既然现实无法改变,既然我已经选择,那么就要干得精彩,实现自己的价值,大沙小学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我要在这里学习,进步,提高。每天早晨,我匆匆吃过饭,就来到学校,先带领孩子们开窗透气,然后打扫卫生。每一个孩子的 “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听,孩子们那沙沙的翻书声,如春雨润物,如蚕食桑叶,如静夜雪飘。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

  渐渐的,通过自己的努力,领导的指导,同事的帮助。我取得了飞快的进步,我的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如飞翔的鸽子每天都在快乐中学习、进步。母亲逢人便夸,说:“我们家的妮子带的孩子们各个成绩很棒!”爸爸看到我每天开心卖力的工作,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十年过去了,十年后的春天又来了,大沙小学那几棵柳树渐渐吐出了鹅黄色的嫩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看起来是那么的热烈和烂漫。

  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就是那树上的一颗颗鹅黄色的嫩芽,而学校便是布满荆棘的柳树,让没有机会上大学深造的我,开阔了眼界,增加了知识,有了“服务人群,奉献社会”的本领。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孩子们,在你,在我,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永远扎根赣榆县广阔的田野,并不断成长壮大。让更多鹅黄色的嫩芽,能借助县委县政府的有力臂膀,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沐浴更多的知识阳光,展现更丰富的人生价值!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来源: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曾经的一个导师对我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下一节。”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新课程这本书因为我知道现在新课程已经在全国开展了我首先应该要做的就是学习新理念;再次我到处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学校也非常关心我们青年教师记得去年学校就派我们去xx听xx老师的课从他的课中我也吸取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以用在我以后的教学当中去同时学校里也经常组织我们去听优秀老师的课这让我认真查找着自身的不足。读书和学习让我眼界大开。我发现,随着阅读量和教学经验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大门,现在我真正地领略到了教学之美,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付出总有回报。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演讲稿 篇3

  让爱在责任中潜行

  一年多来,有一个男孩他常常在我的脑海中跳跃,他是个独特的孩子,他的每一次成长都凝聚着我对这份教育事业的认真和执着,渗透着我对教育本质及教育规律的探究,见证着我对正确教育思想及先进教育观念的追求。

  他叫刘增锴,是我执教二年级时的一个小男生。在接手这个班级前,我对他已略有所闻了。在周围人的评价中,他是一名很棘手的学生。 去年11月的一天头午,由于刘增锴课间打闹,被我批评了几句,午饭时不肯去吃饭,并人也不见了,顾不上吃饭我便在教室不远处找到了他。“为什么不吃饭呢?”我问道,他看着我一声不吭,我又重复了一次,他依然不开口。由于当天上午我连续上了三节课,这时的我已又累又饿了,恨不得吃完饭再理他。

  可我想:假如我离开了,难道只留下他一人孤零零地在这委屈吗?或是由于我的离开,他发生了意外那怎么办呢?我不由地摸了摸他的头,轻轻地说:“告诉老师,我是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事我能帮到你?”只见他两串晶莹的泪水突然流了下来,“老师,我讨厌我自己,我真调皮,我不吃饭了。”他边说边敲自己的头,我赶紧抓住他的手,把他抱在怀里,问道:“好孩子,快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老师,我表现不好,好破坏纪律,给班里扣分。我不喜欢我自己。”他越说越激动,几乎是大喊出来。我瞬间哽塞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让人心疼的孩子,他的离班出走,他对自己的惩罚全都是源于自责,源于自己做得不够好。蓦然,我发现他的这颗谦卑的心让我颤抖,同时,脆弱而好强又让我担忧,也让我惊醒,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最亲密的引路者,我该以怎样

  的教育嗅觉,去关注去爱护学生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导、教育学生形成健全的心智,良好的品性? 在领回了刘增锴后,我一再提醒自己:让关注的眼神再温柔些,让窝心的语言再温暖些,让智慧的爱再些多,让教育的眼光再放长远些 接下来的日子,也不是风平浪静。两天发脾气,三天打架,是常有的事,班里的同学接二连三地过来告刘增锴的状。苦恼的我并没有一次次地批评他,而是一次次地找他谈话,弄清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从而对他的行为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断。

  经过了解,我发现很多时候,是因为同学对刘增锴过往不好的行为形成了固定的成见,于是刘增锴的身边玩伴不多,这导致了他要常常利用一些行为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同时又由于他表达自我的方法不正确,这又促使了其他同学对他更加不满,而喜欢争强好胜、情绪又容易冲动的他往往最终不是对同学大声吼叫,或是打同学。再与他家人细致地了解他以往成长经历后,我更明确了对他的教育方式,于是,那段为他掏空心思,不断调整教育战略,改变教育观念,形成自我教育思想的日子,也成就了一个新的自我。

  他的事例让我坚信,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在这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我将用自己纤细的肩膀挑起一名教师的责任,用智慧而深沉,宽容而博大,坚韧而无私的的爱去呵护学生每一个独特、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