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读两首诗!

上元应制
作者:蔡襄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注释】

(1)上元:元宵节。应制:应皇帝之命写诗作文。(2)森:排列耸立。(3)端门:宫殿的正门。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用作皇帝的仪仗。此制皇帝的车驾。(4)宸游:帝王出游。三元: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此处指上元。(5)阁:同搁,停留。春阴:春天时的花木荫处。(6)华封祝:即华封三祝。传说华州封人祝帝尧长寿、富有、多男,后人称为华封三祝。

[译文]元宵佳节彩灯排列堆积得像一座座山峰,灯里点满精美的蜡烛,皇帝的御驾正来到皇宫的正门口。皇上的巡游不是为了元宵之夜赏灯,而是为了同万民同庆乐事。天上的圆月清澈皎洁徘徊不去,人间万民和睦幸福,春意在花木中停留。举国上下向皇帝祝福,在位四十余年给人民带来的恩惠多。

上元应制
作者:王硅
雪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沾周宴,汾水秋风陋汉才。
一曲升平人尽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注释】

(1)仙台:宫殿的楼台。(2)宝扇:皇帝御座两边的宫扇。(3)双凤:皇帝御驾前面有一双凤凰的扇牌。(4)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能驮起大山。此处喻指百官朝贺。(5)周宴:周武王在镐京大宴群臣事。借指当今皇上在元宵之夜宴请群臣。(6)汾水秋风:汉武帝巡游山西,在汾水大宴宾客,作《秋风辞》。借指君臣在宴会上赋诗的盛况。

[译文]白雪消融,皎洁的月光照射在皇帝的楼台上,万枝蜡烛当楼点燃,皇帝御座两边的宫扇分开,如双凤护驾;皇上的车驾光临,像六鳌驮山,群臣齐来朝贺。如周武王镐京大宴宾客,群臣享受皇恩;像汉武帝汾水作《秋风辞》,群臣赋诗愧不如汉代俊才。一曲升平的乐曲使人畅快,再次举杯向君王敬贺。

第二首是宋朝王硅所作,不是王洪。参考资料: http://poem.8dou.net/html/poem/0/poem_26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