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红了经典散文

  五月温暖的南风催熟了掩映在碧叶之中的颗颗桑葚。

  周末的一个下午,我们几家相约一起来到了河口城区东边一片茂密的槐林里。几株不被人知晓的碗口粗细的桑树就隐藏在槐林里边。

  桑树不是很高,伞样的树冠为我们提供了绝对的清凉。低垂的枝条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紫红的桑葚。不用品尝,单看那颗粒饱满的样子和乌黑亮紫、晶莹红润的色泽就已经让我们垂涎欲滴了。摘一颗熟透了的桑葚丢在嘴里,还未等牙齿相碰,那酸甜酸甜的滋味已经弥漫在了整个口腔里,让五脏六腑霎那间为之一震。急匆匆、喜滋滋地品尝了一番桑葚后,我们蓦然发现手和嘴不知啥时已被桑葚的汁液染成了紫黑色。朋友所穿的一件白色T恤上更是密布着紫黑色的点子。顿时,欢笑之声骤然响起。

  此情此景使我一下子想起了孩童时期我和小伙伴们在老家摘葚子吃的情景。

  家乡人嫌桑树的名字中带着一个“桑”字,“桑”、“丧”同音,不吉利,故没有人把桑树种植在院子里,只把它种在崖头上或坟地里。桑树也不计较,仍然茁壮地生长,努力地开花结果。每年麦熟之前,都会向人们奉献出一种特有的甘甜。坟地里的桑树所结出的桑椹,孩子们是绝对不敢去摘的。倒是崖头上的桑树,不管树多高,崖头多陡,孩子们都敢光顾,就是大人们拦也拦不住。那时,不会爬树的我无法和小伙伴们争抢桑葚,只等他们在树上吃足、吃够后才给我向下扔几个。然熟透了的桑葚一落到地上或手上就烂成了泥,根本吃不到一个囫囵的。正当我急得团团乱转时,一只大手拽住了我,一下把我举过他的头顶,让我稳稳地站在他的双肩上。他则用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固定着我的双腿。树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小伙伴们都瞪大了吃惊的双眼,看着这一不同寻常的人所做出的不同寻常的举动。我则顾不了那么多,赶紧摘熟透的葚子摘往嘴里塞。等解过馋来后才低头问一句“傻二叔,你吃不?”“嘿嘿,二叔不馋,你先吃。”

  二叔,是我本家的一个叔叔,因脑子有点问题,人们都叫他傻二或潮二。平时,小伙伴们一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二叔犯上傻来伤到他们。其实,我觉得二叔一点都不傻,要不这么多小伙伴当中,他为什么单单只把我举到他的肩上摘葚子。有一次,正当我站在二叔肩上摘葚子时,本家的一个爷爷见到后大声地吆喝二叔,“傻二,快把孩子放下来,崖头这么陡,摔了咋办!”二叔回头憨憨地一笑,慢慢地蹲下腰身,把我从头顶举了下来。之后,便像真的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挠着头皮瞪着一对没有灵气的眼等着挨训。我则趁机从口袋里抓出一小把葚子塞给正在充傻发愣的二叔后跑掉了。

  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桑葚红了的时候,我老盼着二叔能出现在我的身边,但直到桑椹快没了的时候,他也一直没有出现。我问从崖头的树下经过的一个本家爷爷二叔去了哪里。本家爷爷叹了一口气说你二叔已经失踪好长时间了。当时,虽然我不知道失踪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我却清楚地知道这季桑葚我是不能大吃特吃了。

  本家爷爷见我那怅然若失的样子,便用锄头给我钩下了一块桑树枝子,边摘上边的桑葚边问我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桑树都爆皮?我说不知道。本家爷爷便给我讲了一个至今让我仍然记忆犹新的故事。爷爷说桑树本应是百树之王,却因臭椿冒领封赏而气得体肤皆裂。这件事与光武皇帝刘秀有关。当年,王莽篡夺汉室,刘秀被赶杀。天黑后,又困又乏、饥饿难忍的刘秀逃到了山根处的一个大园子旁边,躲到树丛里背靠着一棵大树休息。当他透过浓密的枝叶看到夜空中一颗流星嗖地一下划过时,他吃惊得张大了嘴,认为自己也会像这颗流星一样死期将至。此时,一颗熟透了的桑葚正巧落进了刘秀的嘴里,那酸甜的滋味使刘秀顿时忘记了害怕和劳顿,借着月光便开始摘葚子吃。等他吃饱后,他拍着刚才背靠着的那棵树的树干自言自语地说,若是将来我当了皇帝,我一定封你为百树之王。殊不知,刚才他背靠着的是棵臭椿,而真正止其饥渴的是臭椿后边的桑树。臭椿当仁不让地领了封号,直把个桑树气得树枝乱颤,寸肤皆裂。从此以后,桑树的后代不论大小,都一律是爆了皮的。

  爷爷讲的故事固然精彩,但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今天你能给我折桑树枝子,明天你还能给我折吗?还是二叔好,啥时叫他,他啥时来。”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不认为二叔真傻。那年月,像二叔这样的实诚人,谁家有需要帮忙的事,都喜欢叫上他。一来二叔肯下力气真干活,二来二叔也好伺候,几根烟卷就能把二叔哄得非常高兴,干起活来自然也就更卖力。但一个像二叔这样实诚得很的人,在别人看来那就是一种傻。既然傻,自然也就找不到媳妇。找不到媳妇的二叔也不介意,整天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农田里的活干完后,他就去车站帮人抗行李赚点日常的零花钱。据最后一次见着二叔的人讲,他仍在车站卖力地抗麻包,但后来他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

  失踪了的二叔一直杳无音讯。他的亲人们在找了他一年之后,也就慢慢地不再寻找了。这期间,有的人说是死了,有的人说是被人骗到外地干活去了,也有的人说是被坏人劫持走了,更有甚者说是二叔被别人绑架了去割了身上的器官……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对我来说,我当然愿意相信他是到外地打工去了。兴许某一天,二叔仍能傻笑着回到他的家中。

  我把上述故事讲给正在摘葚子的朋友们听后,朋友们顿时鸦雀无声了。

  及至此时,我仿佛才定下心来欣赏起槐林深处的景色来。

  可能是因昨天下了一天细雨的缘故,槐林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有生机。所有的槐叶一律油光碧绿,深及膝盖的野草葳葳蕤蕤,一些漂亮的野花点缀其间,各种鸟儿那宛转悠扬的鸣叫声不时响起,愈发显得槐林里清幽、静谧。忽然,一大片野草莓扑入了我的视线,那鲜红的果子娇艳欲滴,煞是惹人眼馋。摘一个拿在手里,那奶样的汁液顿时沾满了手。可能是我们的欢叫声惊扰了正在不远处谈情说爱的野鸡们的美梦,它们来不及展翅飞翔,竟迈开双腿扑棱着翅膀惊叫着箭也似地逃离了我们的视线。

  自然界真是奇妙,槐林深处竟然有桑树!是谁有意的种植,还是鸟雀无意的安排?这已经不得而知,知道的是立在眼前的这几株枝繁叶茂的桑树和桑树上结出的玛瑙似的桑椹,以及桑椹里那种故乡特有的酸甜味道。若不是早春时节里来此挖野菜的我无意间碰到,又牢牢地记在心间,恐怕这几株桑树所结出的桑椹只有天外来客般的鸟雀们争相品尝了。这偶然的巧合,似冥冥之中的一种机缘,令人神思,费人思量。

  我把目光再次转向了这几棵桑树。微风吹过,熟透了的桑椹纷纷从树上悄无声息地跌落下来,安静地躺在绿茵茵的草丛里。此时,草丛充当了缓冲剂,跌落下来的葚子竟然完好无损。朋友们为这一发现而叫好,立刻蹲下身去在草丛里寻找起来。好动者竟不管桑椹的汁液染脏了人们的衣服,在人们低头寻找的时候,猛然间晃动起树干来。笑闹之声骤然响起,并长久地在槐林深处传响。

  目睹此情此景,刹那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顽皮的孩子和一个个久违的熟悉的身影,耳畔仿佛有叽叽喳喳的笑声和嘿嘿的傻笑声从桑树的枝桠间传递出来,也仿佛有本家爷爷那动听的传说故事萦绕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