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所有诗文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唐代刘长卿

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唐代刘长卿

忽忽忘前事,事愿能相乖。衣马日羸弊,谁辨行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止,懔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幸君夙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子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东

唐代刘长卿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南楚怀古

唐代刘长卿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

唐代刘长卿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
何事爱成别,空令登此楼。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
鹤唳静寒渚,猿啼深夜洲。归期诚已促,清景仍相留。
顷者慕独往,尔来悲远游。风波自此去,桂水空离忧。

送姚八之句容旧任,便归江南

唐代刘长卿

故人还水国,春色动离忧。碧草千万里,沧江朝暮流。
桃花迷旧路,萍叶荡归舟。远戍看京口,空城问石头。
折芳佳丽地,望月西南楼。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谁家过楚老,何处恋江鸥。尺素能相报,湖山若个忧。

睢阳赠李司仓

唐代刘长卿

白露变时候,蛩声暮啾啾。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
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
且喜接馀论,足堪资小留。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
归路岁时尽,长河朝夕流。非君深意愿,谁复能相忧。

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代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
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

唐代刘长卿

县城苍翠里,客路两崖开。硖石云漠漠,东风吹雨来。
吾兄此为吏,薄宦知无媒。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折腰五斗间,黾勉随尘埃。秩满少馀俸,家贫仍散财。
谁言次东道,暂预倾金罍。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唐代刘长卿

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
霁华静洲渚,暝色连松竹。月出波上时,人归渡头宿。
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不见眼中人,相思心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