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去年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与妻子儿女隔绝很久。今夏草木繁茂的时候,才得以脱身向西逃走。脚穿麻鞋去拜见天子,破旧的衣袖露出两肘。朝廷怜悯我得以生还,亲朋故友感伤我已老丑。感激涕零拜授左拾遗,颠沛流离中更感......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

《雪夜行军》表现了抗战时期红军将士们不怕苦不怕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保卫和平的信心。即使泰山有积雪,沂水有坚冰,将士们依旧奋战到底。末尾祝愿新春,也暗喻希望这一仗能够胜利!陈毅(1901年8月26日-1......

这首词作于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元宵节。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文天祥起兵勤王,刘辰翁参加抗元斗争,以同乡、同门的身分曾经短期参加文天样的江西幕府。景炎元年,元兵陷宋京临安,这年,词人避居庐陵......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元宵节。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文天祥起兵勤王,刘辰翁参加抗元斗争,以同乡、同门的身分曾经短期参加文天样的江西幕府。景炎元年,元兵陷宋京临安,这年,词人......

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

作者简介: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